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张学鹏 桑月颖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杨雷 记者 金卓)“卡片上的PHL代表的是菲律宾,这个CAM是柬埔寨的简写……”2月13日7时,在哈尔滨西开往亚布力西的D8001次列车上,哈尔滨客运段“亚冬专线”乘务组列车长张悦将手掌大小的提示卡分发给4名乘务员,又叮嘱要随时调节车厢温度。

“亚冬专线”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保障亚冬会专门制定的运输方案。其中,哈尔滨至亚布力西站间增开6列“点对点”高铁列车,哈尔滨至亚布力南站间增开6列“点对点”普速列车。赛事区域间最短间隔7分钟便有一趟高铁列车开行,列车运行最快时间为1小时2分,为赛事运输提供充足的运力保障。


身穿亚冬冰雪元素全新制服的列车员。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杨雷/摄

去年11月起,为高质量服务亚冬会运输,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选拔了30名优秀客运人员成立亚冬会乘务组,33岁的张悦曾担任过多趟高铁首发任务,成为首批亚冬专线列车长。

“赛事期间,外籍旅客众多,语言各不相同,且单从外貌特征很难一眼就分辨出他们的国籍。”张悦说。

此前,服务专班成员曾进行专项英语培训,但此次亚冬会赛事期间,各国习俗、传统以及英文发音不同,如何与外籍旅客更好地交流,更加直观准确地了解旅客需求,是她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爱琢磨的张悦从儿子的重点知识卡片上得到启发:“可以将一些重点信息制作便携卡片帮助乘务员快速区分。”

休班时,张悦和同事们整理了多个国家的英文简称、习俗禁忌与简单实用的英文对话,制成便携提示卡,发到每位乘务员手中。乘务员能借助卡片迅速识别旅客国籍,为来自不同国家的旅客提供精准沟通服务。

“除了这个小卡外,单位还为我们配备了可以做到85种语种同声传译的多语种翻译器,方便为各国嘉宾提供更周到的服务。”乘务员马小双取出一个巴掌大的翻译器,输入中文语音后,自动翻译成外语。

列车运行期间,为保障参赛人员充分休息,列车按需求提供静音车厢。第一次参加亚冬会的柬埔寨运动员Amarak,对中国高铁和乘务员频频点赞。

列车上还有一个“冬日暖阳爱心箱”,里面装着暖贴、冻伤膏、口罩、棉手套、耳包等物品免费供旅客使用。其中有一种行李区分牌,也是张悦和姐妹们的创意。

“现在很多行李箱外观相似,旅客就担心拿错,我们从机场的行李牌上得到了灵感,设计了这个私人专属行李区分牌,分不用颜色,上面能标记电话、到站信息,旅客更容易分辩。”张悦说。

从哈尔滨到亚布力,运行时间只有一小时,可张悦一天要往返8趟,平均每天运送旅客近4800人次。回家后,来不及吃饭,她还要了解第二天的开行计划,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

“在这趟车上,我们代表的是中国形象,马虎不得。”张悦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