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璁 巨云鹏
“谢谢吴警官,心里的一个结算是解开了。以后我们肯定好好生活。”2月7日,听到这番话,吴善民心中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吴善民是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四平路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为了辖区居民能过个好年,他与驻所的人民调解员、律师在春节假期“联动”起来,为化解纠纷忙活了好几天。
“那对母子又吵起来了,这次还蛮严重!”前几天,有社区干部告诉吴善民。
听到这话,吴善民的心一下子就提了起来。
干了十来年的社区民警,这对母子的情况他非常熟悉:母亲阿芳(化名)过去忙于生意,儿子小江(化名)自小由外婆带大。外婆去世时留给小江几十万元,交由母亲保管。小江成家立业,近些年母子俩虽仍住在一起,但却为这笔钱争执不断。
为什么大过年的,矛盾反而更厉害了?纠纷得化解在萌芽状态,吴善民立马就联系了双方。
“那笔钱是外婆留给我的,她凭什么扣在手里?”儿子问。
“钱给了他,他乱用怎么办?还是在我手里牢靠!”母亲说。
双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吴善民从侧面了解到,这两年小江收入不稳定,还有孩子要抚养,压力不小,这或许成了母子矛盾加剧的导火索。
了解事件原委及双方诉求后,吴善民一边对双方耐心安抚,另一边启动“三所联动”机制,联系街道司法所指派的人民调解员刘忠海,以及相关律所安排的驻所律师陶慧婷,正月初三在四平路派出所的“三所联动”纠纷调解室里,专门组织了调解。
“这笔钱归谁支配,首先要从法律上搞清楚。”陶慧婷发挥律师的专业优势细致分析,小江早已长大成人,阿芳不再是其监护人,那么这笔钱款理应归小江支配。
这一番法律问题的答疑解惑,母子二人都表示了认可,但更关键的心结却未解开。
母子二人从20多年前的往事说起,各说各的理,一说就是一个多小时。刘忠海明白,问题的症结是亲情出现了裂痕,调解的突破口也在于解开心结。
刘忠海与民警、律师合计之后,三人决定进一步聚焦亲情,“法理情”并用化解矛盾。
“都是一家人,怎么能一分一厘都分得清清楚楚?”
“血浓于水,终究是母子情深,儿子更是母亲以后的依靠,这份亲情不是钱能衡量的。”
“家里都有第三代了,大过年的吵吵闹闹,想没想过对孩子有多大影响?”
经过两个多小时苦口婆心的沟通,母子二人的情绪终于缓和下来,心结也一点点被打开。
“其实谁不想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睦睦呢?”
经过调解,母子二人坦露心迹,决心彻底拔掉扎在他们心中多年的“刺”:双方同意,等春节假期一结束,阿芳就到银行办理转账,把剩余的钱款交还儿子;儿子也不再生气冲动,有话好好说,一家人仍住在一起。
假期后,母子双方如约落实了调解协议,这起纠纷看起来得到圆满化解,但吴善民的工作还没结束。“许多矛盾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三所联动’后续还得跟进,像这样的家事纠纷往往比较复杂,要多关注、多疏导,让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和谐。”说着,吴善民又往社区的方向走去。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13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