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没写完,死不瞑目!”谁能想到,这竟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临终遗言,1764年,曾出身名门世家的曹雪芹,在贫困潦倒的破屋中,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曹雪芹生于一显赫世家大族,其家族于清朝康熙、雍正年间达至鼎盛。
曹雪芹家族累世承蒙皇帝恩遇,是一等一的名门世家。
康熙南巡,六次中,竟有四次驻跸曹家,这等待遇令无数人艳羡不已。
彼时曹家,宅邸恢宏壮观,奴仆众多,交往者皆为达官贵人。
曹雪芹于这般环境中,度过其童年与少年时光,尽享荣华,且接受了优质教育。
这般奢华的生活经历,为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红楼梦》中所描绘的贾府,其宏伟建筑、精致饮食、奢华服饰、复杂家族关系以及繁琐礼仪规范,皆为曹家往昔辉煌的鲜活映照。
可以说,曹雪芹记忆中曹家,也正是书中声威赫赫的贾府。
然而,命运的轨迹,谁又能预料?
《红楼梦》没有结局,但人们通过曹雪芹留下的种种线索分析,煊赫一时的贾家,最后必然会走向消亡。
因为,书中曹家所经历的一切,对应的是曹雪芹现实的生活。
随着康熙驾崩,曹氏家族也迎来了至暗时刻。
雍正皇帝登基后,政治局势变幻莫测。
纵然曹家曾经深受先帝宠信,可这却并不能当做免死金牌。
雍正五年,一道抄家圣旨,彻底葬送了曹家的富贵。
往昔的富贵繁荣如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曹雪芹过得窘迫不堪,再也没有了养尊处优的境遇。
他栖居于破屋之中,忍饥挨饿,甚至依赖友人接济维持生计。
谁也不会想到,这个穷酸秀才昔日竟然生活在一个锦绣府邸之中,
尽管身处艰难困苦之境,却诞生了《红楼梦》这一传世巨著。
曹雪芹为创作《红楼梦》殚精竭虑,字斟句酌,呕心沥血。
文学世界自此成了他生命的全部,他将自己的灵魂全然倾注其中,文学宛如他生命的主宰。
人物刻画上,他细致入微,情节设计时审慎斟酌。
书中的诗词歌赋乃精心创作的结晶,极富艺术价值。
同时,他勇于突破传统,开创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融合的全新文学风格。
古典名著,千千万万,可却没有一本书能够和曹雪芹的作品比肩。
遗憾的是,曹雪芹虽付出巨大努力,但命运对其极为严酷。
长期的劳累与困苦的生活,使其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在未完成《红楼梦》全部创作之时,疾病便无情来袭。
此时家中钱粮耗尽,无力为其求医问药,躺在破旧房屋中的曹雪芹,甚至连基本饮食都无法保障。
如同书中人物命运,曹雪芹的命运亦走向悲剧。
据传,临终之际,曹雪芹望着未完成的书稿,留下遗言:“书没写完,死不瞑目!”
新年本应是喜庆之日,而中国文学界却痛失一颗巨星。
参考资料:
凤凰网《曹雪芹在北京的日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