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2月12日讯(编辑 杨斌)置换债开始加速发行,今年用于置换隐债的2万亿再融资专项债已发行或计划发行4800多亿元。同时,置换债在缓解城投融资压力、降低融资成本方面已体现出了效果。国际评级机构惠誉认为,本轮置换债计划尚未覆盖存量城投隐性债务以外的有息债务,该部分债务仍需要经营性现金流和灵活的财政支持来偿还。

在2024年1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增加三年6万亿元债务置换议案后,去年各地的2万亿元置换债券额度在一个多月内全部发行完毕。另外,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

截至最新,据企业预警通统计,今年用于置换隐债的2万亿再融资专项债已发行或计划发行4847.91亿元。春节假期后,置换债的发行提速,近一周有2000多亿的置换债完成发行。同时,今年已发行404.78亿元的新增专项债用于化债。

市场对于置换债发行前置,较快发挥其效用已基本达成共识。不过,对于本轮置换债最终起到的效果,市场仍有不同预期。

惠誉评级亚太区国际公共融资部的分析师近日在“2025年中国城投企业行业信用前景展望”上,分享了其对债务置换的预期效果,及置换债对城投风险的影响分析。

惠誉认为,债务置换有助纾解城投企业的再融资压力,并改善其流动性。债务置换优先考虑城投企业成本高、期限短且结构脆弱的债务,缓解再融资压力并优化债务结构。若去杠杆幅度较大,则可能改善企业的独立信用状况。

财政部预算司司长王建凡在1月10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隐性债务置换政策“松绑减负”的效果已逐步显现。各地置换债务平均成本普遍降低2个百分点以上,有的地方还超过2.5个百分点,还本付息的压力大幅度减轻。有的地方优先置换即将到期的公开市场债券和“非标”、涉众债务,区域金融环境显著改善。

近期地方政府陆续披露预算报告、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审查结果报告等,对于2024年的化债工作成效,国联证券固收首席李清荷主要概括为融资成本下降、融资平台数量压降、部分区域隐债清零等。具体如,重庆、天津等地提到融资成本实现下降;内蒙古、新疆等地提到部分区域内实现隐债清零。

而在惠誉看来,隐性债务置换计划尚未覆盖存量城投隐性债务以外的有息债务,且这部分债务规模更大,通常用于现金流有限的准政策性投资项目。

惠誉认为,隐债以外的城投债务仍需要经营性现金流和灵活的财政支持来偿还。置换债可以延缓地方政府增加债务负担的速度,但债务置换实质上是将城投企业的债务转移至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增加了地方专项债的利息支出,不足以完全解决地方城投的债务负担。此外,相比标债,惠誉认为2025年城投的非标债务风险更值得关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