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新能源车企在全球崭露头角,以及新能源渗透率逐渐高企,国内各大新势力都备受关注。近来有关车企负债的讨论也相当激烈,由于房地产前车之鉴,普通大众看到高负债就会联想到高风险,到底车企负债负的什么债,风险如何,全球头部车企负债情况又是怎样,下面我们借助几组数据一起来探究一下。

众所周知,汽车行业需要常年投入大量资金研发与创新技术,每次新车型的推出背后都是巨大的资金投入,还有全球范围扩建工厂、供应链管理等,总之,汽车作为重资产行业,负债是常态。据2023财年全球主流车企负债总额情况来看,国内外主流车企的总负债普遍较高,大众营收2.5万亿元,总负债达3.2万亿元;丰田营收2.1万亿元,总负债也有2.6万亿元,这两家总负债均高于营收。



反观国内车企总负债情况则相对较低,前三家上汽集团营收7447亿元,总负债6637亿元;比亚迪营收6023亿元,总负债5291亿元;吉利控股营收4981亿元,总负债为4517亿元。三家营收均高于总负债,结合全球车企情况来看,谈负债要谈企业规模和营收,而且呈现企业规模越大、营收越高,总负债也越高的趋势。



高负债为什么不等于高风险呢,这里需要理清企业负债的组成。企业总负债包括了有息负债和无息负债,有息负债指的是向金融机构借钱、以及在资本市场发行的债务,需要支付利息;无息负债则是公司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经营性负债,如即将支付的员工薪酬、还未到期的供应商货款等,没有利息成本。显然,有息负债反映企业真实负债水平,大家普遍认知的房地产行业的有息负债占比要高于汽车行业,因此风险不能等同。

全球主流车企的有息负债占比都不低,有息债务普遍可以达到数千亿规模,上万亿的也有。2023年丰田有息负债1.7万亿元,占总负债的67%;福特有息负债1.08万亿元,占总负债的65%,通用汽车有息负债约8.8千亿元,在总负债占比达59%,奔驰、宝马、斯特兰蒂斯的有息负债规模也是轻松破千亿的规模。



相对而言,国内主流车企有息负债情况与总负债类似。2023年吉利控股与上汽集团的有息负债都达到千亿元规模,有息负债占比分别为24%、16%。东风、比亚迪、长城的有息负债规模在百亿元规模阶段,有息负债在总负债占比依次为34%、6%、17%。



国内车企的有息债务规模低,那高的自然是无息债务,无息债务中,应付账款是关键。一般来说,企业规模越大,营收越高,对外采购与合作的体量也越大,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也更明显。而合作体量的增大,看的就是应付账款的增长。

当然,应收账款要结合营业收入一起来衡量,应付账款占营收的比例越低,意味着相对于其营收规模,未到期支付的供应商货款比例越低,资金周转效率更高。规模大、财务稳健、应付账款周期相对及时的车企更受供应商的青睐,两者相辅相成。

2023年数据披露,赛力斯应付账款占营收的比例为84%,东风为57%,长安汽车为50%,长城为40%,上汽集团为36%,比亚迪为33%。同时,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与占比趋势一致,分别为313天、226天、185天、163天、140天、128天。



车企的高负债本质是规模的扩张与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若简单将负债作负面评价难免有失偏颇,理性看待所谓“高负债”,将目光放在车企的核心创新与长期规划上,或许才是正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