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柴旭晨

编辑 | 王小娟

花10万元买到带智驾激光雷达的车,或许在前两年都是难以想象的。

2025年开年,当DeepSeek搅局科技圈、疾行进入千行百业之时,长安汽车与比亚迪也先后召开了智能化战略大会,准备来血洗智驾赛道。而抢在比亚迪前一天的长安深蓝,无疑最先走到了聚光灯下。

2月9日,长安在其主场重庆,祭出了极具野心的“北斗天枢2.0”智能化战略。

舞台上,一张“中国智驾合伙人”的照片打上大荧幕,吉利、比亚迪、长城、奇瑞、广汽、东风、蔚来、北汽、小鹏、上汽的一把手,以“中国智驾合伙人”的身份,给2025年中国汽车产业定了调——开启全民智驾元年。

长安对智驾的策略是全方面出击,自研的DEEPAL-AD-PRO覆盖15万级市场,华为ADSSE主打20万级,而搭载192线激光雷达的ADS3.0则冲击高端。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长安将激光雷达搭载至10万元级车型的“王炸”之举,直接把原先2、30万元+的高阶智驾配置拉下神坛,让智驾技术首次大规模下沉至经济型市场。

深蓝汽车CEO邓承浩称,虽然现在行业都在谈高阶智驾,但实际搭载率只有7.9%,且大部分搭载于20万元以上级别的车型,并未真正普及。长安深蓝的目标是要造人人都用得起的智驾,改写游戏规则。

除了下沉普惠,向上长安也有深蓝S09车型,它将带着华为智驾王牌ADS 3.0和鸿蒙座舱,搅局理想L9、问界M9所在的4、50万元+的高端SUV市场。

这是长安智驾全面战的第一枪,按照内部的规划表,其将到2026年、2028年分步攀上L3、L4级智驾高点。看得出,长安正努力褪去传统主机厂的固有底色,转而激进地与新势力见招拆招。但智驾,不过是长安野蛮生长的支撑点之一。

“中国汽车产业智能化已经达到跨越式发展的临界点”,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直言,“科技的伟大不在于超级,而在于普及”。跟随新势力步伐,长安血洗智能赛道的野心昭然若揭。

为此,长安汽车宣布启动“北斗天枢2.0”战略,开展“四大数智升级”行动,要率先将智能化推进至全新高度,其中智能驾驶为“天枢智驾”,智能座舱为“天域座舱”,智控底盘为“天衡底盘”。

长安基于该战略凡尔赛地表示,从今年起将不再开发非智能化新品,未来3年将推出35款数智新汽车。

其中,长安启源将推出经济代步小型SUV、中大型SUV、中大型MPV等10款产品;深蓝将推出紧凑型轿车、大六座SUV、全新硬派等10款产品;阿维塔将推出中大型五座、大六座SUV、中大型轿车等7款产品。

朱华荣提出了一个庞大愿景,长安要到2030年销量破500万,其中自主板块和智能化产品分别要贡献400万、300万台,推动长安汽车成为世界级品牌。

接下来,长安自研的金钟罩全固态电池、新一代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都将陆续登上台前。这显然脱离了单纯的车辆智能化范畴,而是要全面赋能汽车产业的深度转型,筹备着陆空一体化解决方案的长安,想加速追平与新势力的隔阂。

而它激进策略的背后,是多重动因的交织,核心是来自行业格局的倒逼。

在此次长安发布会第二天,比亚迪发布了全系搭载“天神之眼”的21款新车,借助视觉方案在6.98万元起的海鸥车型上实现了标配高阶智驾;吉利也在内部敲定,将在3月初发布重磅AI智能化战略;奇瑞则早在半年前放言“不再客气”,掷出五大生态技术进阶的智能化突破计划。

当下,头部车企竞相发力智能化赛道,并将在2025年实现真正的产品落地的PK。更深层的驱动力,来自政策与消费端的共振。多地L3准入试点、以旧换新补贴加码等政策红利,叠加消费者对智能配置需求指数级增长,共同催生了“技术普惠”的窗口期。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新势力摇旗呐喊,推动的端到端智驾、AI大模型智舱、线控转向等技术愈发成熟;国产算力芯片、激光雷达等关键部件实现平替风潮后,智能化的开枝散叶,只待一场春雨来临。

确定趋势成熟后,传统大厂就准备磨刀霍霍来“后发制人”,并且长安、东风汽车集团等国家队准备重组形成合力共同出拳,通过规模化效应,将新势力所谓的智能化能力用更好的性价比展现出来。而中国车市也即将迎来最后的洗牌出清阶段。

一方面,在国家队的聚力下,国内或将形成2、3家年销量超500万辆的汽车集团,将直接挑战丰田、大众等传统巨头的地位,尤其在电动化转型的关键窗口期,规模化优势可转化为技术迭代速度和市场响应效率的领先。

另一面,一些弱势和销量中后部的车企,以及合资品牌将会再一次拷问新势力的生存能力,特别是目前还未形成盈利和正向循环能力的新势力车企,挑战会更大。

国内汽车产业的竞争正快速走向终局,头部继续壮大、弱势黯然退场的局面,将成为接下来两三年车市的主旋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