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湿地,飞向高原,本期杂志将带领大家跟随青藏高原科学考察队的脚步,在地球“第三极”开启一场神秘探险。在未来,我们探寻青藏高原“长高”的秘密,揭开它流淌着的“水之魔法”;上天入地,使用超级“观测镜”;穿越时空,和植物化石“聊聊天”;不远处,新发现的“小伙伴”正在向我们招手……是的,新的探险就在前方!
1
特别策划
五十余载 雪域探秘
中国第二次青藏科考分队为班公湖测量“体温”
(图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是“地球第三极”,不仅是地理学上的奇迹,更隐藏着影响全球的关键秘密。开展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对推动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促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影响深远。
自 2017 年以来,作为一项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以下简称“第二次青藏科考”)不负众望,前往雪域探秘,取得了以重大科学发现和科学对策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SPRING FESTIVAL
2
探索发现
苏伊士运河铁路桥——缝合亚非大陆的钢铁“丝线”
苏伊士运河铁路桥(图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1869年,埃及苏伊士运河修筑通航,它连接着地中海与红海,是欧洲通往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地区的最近航线。作为世界上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它是亚洲与非洲的交界线,也是亚洲与非洲、欧洲人民来往的主要通道,而桥梁正是这条河上的一根动脉。
现在,两座创造世界纪录的大桥横跨于这条航路上,这是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承建的工程项目。
SPRING FESTIVAL
3
科学有料
姚檀栋:巅峰之上的科学探索者
姚檀栋(图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姚檀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队长,长期从事“第三极”的冰川与环境研究。
姚檀栋的科研生涯始终与被誉为“天然实验室”的青藏高原紧密相连。2017年,他荣获了被称为“地理学诺贝尔奖”的维加奖;2024年2月,姚檀栋被授予冰川学界最高荣誉——塞里格曼冰晶奖章,这是该奖设立60年以来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奖。
SPRING FESTIVAL
4
学海新知
打破“圆”规 轮胎并不是非“圆”不可
鲁洛克斯三角形钻头原理示意图及其孔洞
(图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汽车、飞机,还是用来运送货物的推车,它们的轮胎都是圆形的。为什么会将轮胎设计为圆形?这利用了圆形的什么特殊性质?其他形状是否也可以“变身”为轮胎外形?接下来就和我们一起从数学角度探秘这些问题吧。
SPRING FESTIVAL
5
艺术中的科学
古今同眸:人类眼中永恒的鸟影
《三友百禽图》(图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国古人的精神世界从来不缺乏鸟类的身影,鸳鸯、鹤、燕子等鸟类更是被赋予了美丽、传奇的象征意义和人文色彩。
SPRING FESTIVAL
责任编辑 | 段阳阳
运营编辑 | 段阳阳
质量审核 | 业蕾
❖ 文章来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现订购2024年
定价3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