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CNN2月10日报道,科学家们首次找到证据表明,地球内核的形状在过去20年间可能发生了变化。BBC报道称,内核边缘的某些地方可能已经出现变形,而且变形长度达100米以上,这一发现挑战了人们对内核形态稳定的传统认知。相关研究结果已于2月10日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上。


▲资料图

据介绍,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位于地球的最内部,有内、外核之分,固态内核被液态外核包围。内核相对独立于液态外核及地球其他部分旋转,对形成和维持地球磁场起着关键作用。虽然无法直接观测到内核,但科学家们可以通过地震检测技术,分析地震波穿过地核时的大小和形状变化来研究内核。

研究人员分析了1991年至2023年期间在南大西洋南桑威奇群岛附近记录到的168对重复地震产生的地震波,结果表明,虽然每组地震产生的穿过内核的地震波的性质是一致的,但仅擦过内核的地震波的性质却有不同。

研究认为,对此最好的解释就是内核形状会随时间发生改变。不过研究人员也很难确定内核究竟是如何变化的。“可能是像地表隆起一样,也有可能像山体滑坡一样。”该论文的第一作者、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地球科学系主任约翰·维戴尔教授认为,最有可能的情况就是“外核在推动内核并让其移动”。

据BBC报道,内核和外核的边界似乎非常有可能发生形状变化,因为那里的内核接近熔点。维戴尔称:“内核形状发生变化”听起来真的很像是科幻小说才有的情节。除了内核形状变化外,此前还有研究表明,内核在2010年前后从比地球其他部分转得更快变为转得更慢。

维戴尔预测,内核可能会一点点吸取液态外核中的金属物质,数十亿年后,整个地核将凝成一个固态金属球体。届时,地球的生命将会结束。不过维戴尔同时补充称,可能在那之前地球就已经被毁灭了。而对于地球内核变化可能对人类目前生活带来的影响,维戴尔称几乎不会造成影响。

红星新闻记者 黎谨睿 实习生 冯钰 综合 中新网(孙自法)

编辑 潘莉 责编 魏孔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