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王羲之的笔法深厚,特别是“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酒后走笔,顺应内心情感,随意的变化和运转,线条千姿百态,甚至面对同一字体,也能呈现不同的技法和风貌。
这种高强的境界,王羲之酒醒后,自身都无法复原,世人自然觉得后世法帖,全都比不过《兰亭序》,实际上,唐代有一位高手,写出比肩《兰亭序》的绝美行书,当今个别学者,甚至称其胜过《兰亭序》,它就是陆柬之的《文赋》。
虽然陆柬之的名气弱,但是他的出身非凡,先是陆机后裔,又是虞世南外甥,以及“草圣”张旭外公,条件相当的优越,自幼学识渊博,修养深厚,同时得到虞世南真传,继承“二王”笔法。
李嗣真《书后品》记载:“学虞草体,用笔则青出于蓝”,陶宗仪《书史会要》也写道:“柬之少学舅氏,多作行字,晚擅出蓝之誉,遂将咄咄逼羲献,落笔浑成,耻为飘扬绮靡之习……”。
对比虞世南,陆柬之的笔法更加深厚,除去舅舅教导,他对于欧阳询、“二王”等人,均有深刻研究,早年倾心陆机的《文赋》,想要抄写一篇。
可是笔法薄弱,唯恐辱没先辈,自此勤奋练习,直至晚年悟透“二王”,笔法真正炼化才写,据记载,当时临摹的《兰亭序》,神似原作,无一笔不出右军。
《文赋》亦是如此,笔笔蕴含魏晋之风,全卷1600多字,基本都是行楷,兼有些许字体,融入草意,笔画雅度温良、绰约圆融,内层筋骨遒实,具备无限生机,尽显灵动、虚和之美,令人看后身心舒畅。
揭侯斯赞叹曰:“唐人法书,结体遒劲,有晋人风格者,惟见此卷耳”,陆柬之写的《文赋》,惊艳后世1000多年,号称“大唐第一行书”,张旭早期一直学习其字,赵孟頫亦是如此,钦佩其功力,从小临摹它。
我们也可效仿前人,毕竟《兰亭序》已无真迹,王羲之墨迹也是极少,若想学到正确的晋唐笔法,从《文赋》下手最佳,它是真迹传世,字迹清晰,笔法醇厚,若是学会,日后临摹其他的拓本,基本不是问题。
而今,我们对于陆柬之《文赋》,进行1:1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微喷复刻工艺,与原作毫无二致,此品乃是手工经折装,使用翻折设计,便于临摹和查找。
全卷加入现代字注释,帮助初学者识读,全卷极为高清,市面独此一家,比普通印刷品更加还原、细腻,所有字体的细节处理,全都一览无余,见此品如见原作,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侵权抄袭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