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2025年全市卫生健康、医疗保障、药品监管工作会议召开。来自会上的消息,到2030年,重庆将建成面向西部、服务全国的西部医学中心。


在健全市县镇村应急救治体系方面,2025年,重庆继续建立“城市12分钟,农村30分钟”应急救援圈。提升“智慧急救”综合实战能力,构建“呼叫即就诊、上车即入院”的院前急救体系。

2025年,重庆将统筹慢病管理“防、筛、诊、治、康、管”六大环节,建设“四大慢病”市—区县两级防治中心10个。

在妇幼健康方面,2025年,重庆将强化出生缺陷干预,产前筛查率达到90%以上;加大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肥胖防治等方面支持力度,儿童青少年筛查性近视率力争较2024年降低0.5个百分点,5岁以下儿童超重率、肥胖率不超过2.48%、1.31%。

针对老年医疗服务,重庆将继续推进老年医院建设,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立比例达85%以上,加快构建市-区县-社区(乡镇)三级安宁疗护服务网络,安宁疗护床位增至600张以上。

2025年,重庆还将全面提升区县域医疗服务水平。创建区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29个、社区医院20个,甲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30%以上,乙级及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90%以上,推进儿科、中医、口腔、老年、慢性病、急诊急救、药学等服务广泛覆盖。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提供儿科服务。

2025年,重庆还将切实抓好6项惠民暖心优服行动。免费为65岁以上居家失能老年人提供失能评估、健康咨询、指导转诊转介等健康服务;为70万城乡妇女提供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检查;开展“渝城助医”行动,对全市50家大型医院周边环境进行治理,着力解决“停车难”“道路堵”等问题;增加公众卫生应急技能培训合格公众1万人;为11万初二年级在校女学生接种HPV疫苗。

在中医药发展方面,2025年,重庆将着力培育大产业大企业,推动形成中医药种植、加工、流通全链条,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格局;打造“渝产中药”品牌,大力发展“中医药+”衍生产业,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现代中医药产业集聚区、全国知名中医药文旅康养目的地。

2025年,重庆将持续优化医保服务,做好门诊特殊疾病政策落地,探索将居民参保人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范围;优化缴费方式,加强户籍人口、在校学生、在园幼儿、新生儿、流动就业人员等信息共享,依托“医保全民参保一件事”重大应用实现精准动员、便捷参保;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综合运用大数据、智能监控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监管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实现对医保基金使用全过程的动态监管。

上游新闻记者 石亨 实习生 丁彦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