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电凝切割器(电刀)是一种医疗器械。从功能角度来讲,它主要是利用高频电流来实现对生物组织的切割和凝血。其工作原理是高频发生器产生高频电流,通过电极传导至手术部位,电流使组织内的水分迅速蒸发,细胞破裂,从而实现切割效果;同时,高频电流会使组织中的蛋白质凝固,进而封闭血管,达到凝血的目的。
从使用特性来看,“一次性使用”是其重要特点。这意味着该器械仅供一个患者在一次手术过程中使用,使用完毕后就会被丢弃。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避免交叉感染,确保医疗安全。因为重复使用的电凝切割器可能在消毒不彻底的情况下将病原体从一个患者传播给另一个患者,而一次性产品从源头上杜绝了这种风险。
应用于外科手术优点明显,随着电刀使用频率和范围越来越广,电刀的质量和种类也越来越引起关注。
目前常见的电刀有:高频电刀、氩气刀、超声刀、等离子刀等。高频电刀又分单极高频电刀和双极高频电刀两种。
其中单极高频电刀是常见的一种,它由一个有源电极(电刀笔)和一个分散电极(负极板)组成。普通外科手术中,医生使用电刀笔切割组织,电流通过组织产生热量来实现切割和凝血。其优点是切割速度快,凝血效果较好,能有效处理各种软组织;双极高频电刀的两个电极都在手术器械的末端,电流只在两个电极之间的组织中流动。比如在神经外科精细手术中,双极电刀可以精确地凝固小血管和神经组织周围的出血点,对周围组织的热损伤较小。因为电流路径短,所以比单极电刀更安全,特别适用于靠近重要器官或神经的手术部位,能减少电流对其他组织的意外损伤。
氩气刀是一种新型的电外科设备。氩气是一种惰性气体,它在手术中可以吹走血液和组织液,使手术视野更加清晰。同时,氩气可以引导高频电流均匀地分布在组织表面,产生良好的凝血效果。这种电刀常用于肝脏、脾脏等容易出血的实质脏器手术,也用于一些内镜手术,如胃肠镜下止血等。例如在胃肠道息肉切除后的止血过程中,氩气刀可以有效封闭创面出血点,减少术后出血的风险。
超声刀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刀,它是利用超声频率发生器使金属刀头以超声频率进行机械振动。这种振动可以使组织内的水分子汽化,蛋白氢键断裂,从而将组织切开。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广泛,如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等。它的优点是切割精确,热损伤范围小,一般在 2mm 以内,对周围组织的影响较小,术后恢复可能更快。
等离子刀是通过射频电场激发电解液(如生理盐水)形成等离子体,等离子体中包含大量的高能量离子和电子。在耳鼻喉科手术中应用较多,如扁桃体切除术等。它的工作温度相对较低,一般在 40 - 70℃,对周围组织的热损伤较小,术后疼痛和水肿可能相对较轻。而且它在切割组织时可以使创面形成一层均匀的凝固层,有助于止血和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