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
封面新闻记者 刘虎
2月10日,遂宁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举行,遂宁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马峻峰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遂宁新收案件47680件,审、执结案件46477件,审判质效指标达标率100%,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6月7日,安居法院发布全市首份古树名木类《司法保护令》
服务发展:为经济腾飞注入司法动力
“全市法院紧紧围绕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将司法服务融入经济建设的各个环节。”在报告中,马峻峰首先提到,在涉企案件审理中,依法高效审结民商事案件10523件,涉案标的达68.14亿元。其中,“锂电产业一站式司法服务中心”高效化解新能源公司经营纠纷94件,金额1.98亿元;一揽子解决涉川酒纠纷33件,惩治诈骗行为,为川酒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成立全省首个“执破融合中心”,助力企业破局重生,12家“僵尸企业”有序退出,化解债务4.03亿元,相关经验入选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案例集。同时,通过“活封活扣”、信用修复等举措,帮助243家企业恢复生产经营,开展拖欠账款清收行动,帮助企业回笼资金32.71亿元。
在乡村振兴领域,妥善审理涉农案件3308件,高效化解土地流转案件,盘活土地1076亩,保障村民分红收益147万元。升级打造特色法庭,助力“遂宁鲜”品牌出圈,并在旅游景区建立“文旅法庭”,化解涉旅纠纷63件。
7月15日,遂宁市首个“赋强公正中心”在船山法院挂牌成立
守护正义:筑牢平安遂宁法治防线
报告中提到,遂宁全市法院系统在维护社会稳定上,全市法院保持高压态势,审理各类刑事案件2146件3557人,对恶性暴力犯罪、毒品犯罪、涉黑恶犯罪、职务犯罪等依法严惩,同时对认罪认罚者从宽量刑。
在保障民生安全方面,聚焦未成年人、老年人、食品安全、网络安全等重点领域。设立“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官信箱”,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审理养老诈骗等案件,护好老人“钱袋子”;审理涉食药安全、网络安全犯罪案件,多起典型案例被媒体报道。
在生态保护上,审理环资案件45件,判处罚金、生态修复金119.61万元,入选川渝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通过劳务代偿、替代修复等模式,恢复绿色生态,建立生态修复基地7个。
在府院联动方面,审理行政案件576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96.54%。完善行政行为自纠机制,促进行政争议实质化解,相关经验全省推广。
“斗城惊雷”打击拒执专项行动
司法为民:让公平正义触手可及
全市法院在诉讼服务上不断创新,升级一站式服务,开展跨域诉讼服务825件次,优化“五个48小时”制度,推进二审网上立案,优化司法鉴定流程,落实“有信必复”,化解信访积案28件。
在社会治理中,坚持“枫桥经验”,对接基层治理单位709家,诉前化解纠纷17337件。创新金融纠纷、物业纠纷化解机制,金融纠纷收案同比下降27.79%,物业纠纷收案同比下降24.27%。
在权益保护上,联动化解医疗纠纷43件,推动楼盘顺利交付,解决劳动者欠薪问题,审理消费侵权案件96件,司法救助255人190余万元。
在执行攻坚上,受理首次执行案件13616件,结案13485件,执行到位金额25.88亿元。成立“执行110”,开展专项行动,执行到位金额7.66亿元,被央视、人民法院报报道。
改革创新:激发审判质效新活力
全市法院深化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简案审理周期缩至27.39天。强化“同案同判”,类案和关联案件检索率达100%。优化员额法官动态调整机制,补充遴选7名,退出16名。
在监管职责上,院庭长带头办理重大案件6433件,阅核16446件,一审裁判被改发数同比下降44.71%。常态化数据会商,实现长期未结案件动态清零,加强释法说理,一审上诉案件数同比下降4.43%。
在数字法院建设上,率先开展“一案一码”试点,成果被最高法运用。推进电子卷宗改革,电子送达率95%以上,升级智慧融合法庭78个,在线庭审和调解21592件。
展望未来,全市法院将继续砥砺前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为遂宁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遂宁中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