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在全球市场,福特依然是位居世界销量前十的汽车集团,但在国内市场,长安福特似乎仍要过段“苦日子”。



在2024年取得年销24.7万辆,同比增长5.97%的佳绩后,长安福特在2025年开年却迎来了“开门黑”。销量数据显示,1月份长安福特交出了单月17512辆的销量成绩单,同比下滑16.4%,环比去年12月下滑41%。



当然,个人认为长安福特的销量下滑其实也并不难理解,它有着多方面的因素。

其一是1月份有春节假期,本身消费者购车时间就比较短,是传统淡季,长安福特销量下滑有大环境的因素导致。

其二则是眼下电动化、智能化是车市发展的重要趋势,尤其是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经达50%,长安福特在产品上虽然也推出了电动化产品,但是实际上距离主流新能源市场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其在乘联会公布的新能源车品牌销量排行中位居后排,合资品牌在电动化赛道的滞后性可能会进一步限制其未来发展。



其三则是消费群体也在发生改变,尤其是年轻消费者对于智能化、场景化需求激增,这就会稀释长安福特的品牌标签,目前长安福特产品印象更多的还是集中在大马力和越野方面,这些对于有越野和大马力需求的消费者确有一定吸引力,但是随着消费者在消费观念上的变化,以及自主品牌在相关领域的成长,长安福特的产品稀缺性或被进一步稀释。



而在车界看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长安福特还是应当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迅速补齐短板,推出更多换代产品来提升自身实力。比如在新能源方面,福特电马参数图片)虽然在2024年完成本土化升级,但是同极氪007、小鹏G6以及比亚迪的相关竞品相比,在智能化方面仍存短板,尤其是在销量上甚至和大众ID.系列都有明显差距,这意味着长安福特需要推出更多的新能源产品,并配备相应的技术基石。



在智能化上长安福特的产品虽然列装了SYNC+2.0智行系统,但是在应用生态扩展、场景化服务等方面落后于自主品牌。特别是在智能座舱领域,8155芯片正逐渐被8295芯片所替代,鸿蒙座舱的感知也引发了众多好评,而福特的座舱与之相比仍有较大进步空间。

此外在价格方面,长安福特表示不跟随价格战,但实际上中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而且按照目前的消费环境,价格因素将成为众多消费者购车时考虑的首要因素,自主品牌和一线合资品牌都在推陈出新,争夺市场份额。

尤其是开年后包括长安、比亚迪等在内的自主品牌都在“加量不加价”,比亚迪甚至将智驾下放到了10万级内的市场,面对激烈的价格竞争和环境变化,说2025年长安福特不受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



虽然眼下长安福特挂着“长安福特新能源”的旗号,并且其操盘手杨大勇也曾公开表示,长安福特全面拥抱新能源势在必行。 但是就目前国内市场的表现来看,长安福特的新能源转型仍然道阻且长,更遑论在智能化上做出普及了。当然相信伴随着长安资源的更多注入,长安福特或许有望凭借自主品牌的反哺实现销量和产品的突破,对此我们也将保持关注。

(本文由【车界】新媒体编辑部原创出品,本文所涉及销量数据来源于乘联会或第三方平台发布的行业综合销量数据,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标注来源的数据及相关资料均为引用,具体请以官方信息为准。本文作者蓝湛,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