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

2月10日

气温

-4℃~10℃

天气

多云

NEWS

最新闻

3月1日起,开始退钱

3月1日起,2024年度个税汇算正式开始,不少人又可以领到国家的退税“红包”了!

小编在此提醒大家,在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当年,可通过个人所得税App,填报享受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按照3600元的标准,享受税前定额扣除优惠。


NEWS

身边事

【元宵活动精彩纷呈,等你解锁新玩法

俗话说“不过十五,年不算完”,元宵节临近,无锡的年味持续浓郁。从惠山古镇的春晚同款打卡,到拈花湾的烟火盛宴,再到古运河的非遗鱼灯巡游,无锡各大景区纷纷推出丰富多彩的元宵活动,将新春的欢乐推向高潮。

今年元宵节,无锡各大景区纷纷“放大招”,将春晚元素与传统文化巧妙结合,打造出一系列“出圈”新玩法。具体活动详见↓












惠山古镇


夜游不散场,灯火再相约!元宵节来惠山古镇继续打卡春晚同款精彩!


在映山湖山水舞台,伞舞从电视里走出来,映山湖畔的水墨画卷,舞出一片诗情画意。



寄畅有戏,有求必“音”,国潮魔术,梅桩舞狮,锣鼓齐鸣,龙行古街,吉祥巡游,热热闹闹的巡游队伍,为市民游客送上满满的祝福。




灵山胜境


正月年味浓,喜乐闹元宵,灵山胜境双人7折门票特惠限时上线,迎接新年春天的第一波福运。


限定演艺“狮王争霸”再度回归,高踩梅花桩展示超绝技艺。新春市集年味十足,黄绢金印持续送福,逛市集、过金门、领金印,正月十五,灵山手工福运汤圆免费送,一口汤圆,吉祥平安。






拈花湾景区


拈花湾「巳巳如意中国年」持续至元宵,喜乐元宵节免票福利来啦,1500张门票2月10日上午10:00准时开抢,详情点击下图了解!

拈花湾东方诗意烟火汇邀您体验“在一起”的浪漫时刻,水母烟花、无人机秀、上元花灯展、华服游园……共赴烟火与爱意交织的盛宴。




香月花街上,别开生面的新春大巡游融合国潮元素,带领游客载歌载舞,滚灯舞、泥人舞、鼓上舞、大巡游……打卡大型花灯展,萌蛇贺岁,醒狮舞球,夜幕降临,璀璨的花灯熠熠生辉。






古运河度假区



春晚无锡分会场清名桥广场主舞台将在2月12日推出“看春晚、游梁溪、过大年”畅享梁溪新春文化盛宴文艺演出。汪满田非遗鱼灯巡游亮相运河汇,重现千百年前繁华盛景。



崇安寺景区


2月12日19:00,崇安寺二泉映月广场民俗演绎活动,非遗滚灯舞将精彩上演,传递着新春祝愿。


花星球




2月11日起,无锡花星球将迎来冰雪焰火节,还有烧塔祈福、打铁花、蛇年新春花灯。元宵节限定演出“打铁花”,百米蛇灯年味十足,特色灯笼墙,随手一拍都是大片即视感!




梅里古镇


诗里画里,春在梅里,年味不散,热闹不止。


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孕吴桥前每晚7点通过场景再现的方式,让游客们重温央视总台春晚的经典瞬间,还原央视镜头中的梅里韵味。


此外,新春市集“泰伯庙会·梅里好市”也将延续至元宵节,汇集传统美食、民间工艺、热门文创,还有非遗体验、游戏互动等活动。





荡口古镇


这个元宵节,新编唐伯虎和秋香的故事将在荡口古镇“全新上演”!互动、美陈、音乐……全面升级的沉浸式情景互动演绎。


锦绣华服巡游,花笑池歌舞,评弹锡剧吴侬软语听不够,荡口元宵大集逛吃逛吃,花颜桥长廊挂满了灯笼和灯谜,扫码就能参与线上答题,猜对了还有奖品拿!








三国水浒景区


三国水浒城内,英雄豪杰齐相聚,共同演绎名著经典,演员们的精湛演技与逼真的场景,让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感染力。



百场演出精彩绝伦,在湖畔观赏红嘴鸥之美,与三国水浒NPC趣味互动,来无锡小故宫感受冬日胜景,在新春市集上品尝各类美食......让年味一直在这里。




无锡梅园


第十九届中国梅花蜡梅展览会即将盛大开幕!万株梅花,惊喜美陈,处处都是风景,打开相机,记录下精彩瞬间,拥有一段美好的梅园记忆。







一曲无锡景,家国情,是对江南文化的深情礼赞,用音乐讲述无锡的故事。2月12日19:30,无锡民族乐团将在元宵佳节推出“月上柳梢——元宵节音乐会”,带您感受民乐的独特魅力。




无锡博物院


“其命维新”傅抱石的“另类”仕女图展,“高山仰止”江苏四大家书法艺术展,华人德、赵华新师徒治砚清赏,“鸢尾情归”来自王海婴的艺术捐赠展等一系列展览进行中,欢迎市民游客前来观展。



周怀民藏画馆


2月12日,将举办“大吉大利”—匠心巧手玩转扭棒手工体验活动。


无锡市图书馆


2月11日16:00,无锡市图书馆携手无锡民族乐团,在一楼阅见美好文化空间,特别策划锡图元宵喜乐汇,将江南丝竹演奏与元宵灯谜习俗巧妙融合,还有独家灯谜,邀您共赴一场喜乐元宵之约。



无锡美术馆


“辉煌七十五载 丹青绘中华”中国画作品展,“画写初心”2024无锡市书画院艺术家作品汇报展,“艺满福城”百宅百院青年艺术家作品展等一系列展览进行中,欢迎市民游客前来观展。



东林书院


2月12日元宵节,东林书院将举办《古韵书香》名人故事会,“指尖芳华”精微绣体验等活动,让大家近距离感受无锡地方文化,传承匠心工艺。



江阴美术馆


2月11日19:00,“美术馆之夜”元宵喜乐音诗会,在央视春晚取景地的国乐岛迎元宵,一起度过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美妙时光!



江阴文庙


元宵夜,文庙猜灯谜活动涵盖非遗民俗、诗词、百科,观众答对将获赠精美礼品。


宜兴市博物馆


2月11日,宜兴市博物馆特别策划了“喜闹元宵 灯火映团圆 ”元宵节主题活动,花灯制作体验、文创集市、元宵福利文创抢先购、非遗拓印体验,还有宜博创意印章盖章等。



吃元宵 猜灯谜

春意渐浓

别错过上元灯节的华彩

别错过了人间团圆的幸福

别错过了鼋头渚的橘子海

更别错过江南佳节的最美时刻

收藏我们的推荐

一起去赴元宵之约
















滑动查看

薛福成故居临时闭园

2月9日,无锡市东林书院和名人故居管理中心发布公告,薛福成故居于2025年2月9日12:00至2025年2月10日24:00临时闭园。已线上预约购票的游客,可于原购票渠道办理无损退票。


NEWS

知天下

【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官方最新回应】

记者从国家医保局获悉,今年1月,有专家认为某些集采药品可能存在“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质量风险,有关部门派员调研了解情况。日前,参与调研的医保、药监部门接受了记者采访↓

问:请介绍一下调研的有关情况,现场与专家们主要沟通了哪些信息?

答:调研人员认真听取了有关专家,以及瑞金医院、仁济医院、中山医院等7家医院负责人,外科、内科、麻醉科、药剂科等科室医护人员的意见。听取意见的同时,还深入相关科室提取了相关数据资料。

调研人员向专家们表达了“开门办集采、登门听意见”,认真接受社会监督的诚意,介绍了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具体做法,介绍了强化集采药品质量监管的有关措施以及对发现个别有质量风险中选药品的处置情况,介绍了80多家三级医院开展的、覆盖超30万患者的集采中选药品真实世界研究情况。

调研人员向专家们重点了解了三方面信息:

一是在临床一线使用各类集采药品时对药品疗效和质量的感受;

二是提到的“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等具体情况;

三是对完善药品集采政策、强化药品质量监管的意见建议。

问:对于专家接受采访时的几个说法,调研了解到哪些情况?

答:关于“降压药血压不降”的说法。有反映“氨氯地平”的仿制药疗效不如原研药,起因是个人的用药体验。瑞金医院提供了该院参与的苯磺酸氨氯地平集采中选仿制药与原研药对比的临床真实世界研究成果,显示“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原研及仿制氨氯地平治疗均能获得较好效果,可有效降低血压水平,且安全性相当”。这一研究成果已经公开发表。

关于“麻醉药不睡”的说法。接受调研的医院麻醉科临床医生介绍,“医院每个月平均2000多台手术,麻醉药在集采前后用法用量没有大的变化,诱导剂、镇静药、肌松药等各种类型的麻醉药都没有太大变化”。接受调研的一家医院领导说:“我院不存在‘麻药不睡’的问题”。当面交流后,瑞金医院迅速对第九批集采麻醉药“丙泊酚乳状注射液”的使用记录进行回顾性比较,纳入了2023年12月和2024年12月肝胆外科病区接受全身麻醉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从麻醉全过程看,原研药与集采仿制药平均麻醉药用量无统计学差异。单独看其中的麻醉诱导期(麻醉全过程的起始阶段),集采仿制药平均用量157毫克,原研药平均用量146毫克(集采药品和原研药品每支含量均为200毫克)。在未发现“麻药不睡”、人均丙泊酚总用量无差异的情况下,麻醉诱导期仿制药人均用量略有增加,需收集更多数据分析研判。

关于“内镜检查肠道准备的泻药在临床使用中经常有反映疗效不佳”的说法。经了解,用于肠道准备的泻药主要是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此药是第十批集采新纳入的品种,2024年12月30日刚刚公布中选结果,目前尚处于落地执行前的准备阶段,也就是说相关医院和医护人员尚未使用“集采后的泻药”。瑞金医院及其他几家医院均反映,未收到临床一线关于“泻药不泻”的相关反馈。接受调研的某三甲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表示,“多年来做肠镜准备的2种泻药都是国产药,没有变化,没听说过‘泻药不泻’的情况”。

同时,对于临床收集到的不良反应个例(既有原研药,也有仿制药),7家医院均按规定报告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渠道是畅通的。其中部分医院还进一步提供了详细报告情况,集采的仿制药和原研药不良反应均未超出药品说明书和文献报道的范围。

总的来看,此次关于“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等说法,多来自他人转述和主观感受。下一步,有关部门将持续关注。接受调研的一位临床专家也当场表示,“对制药行业特别是对仿制药行业不够了解,就容易产生‘价格等于质量’‘降价就一定降质’的认识误区”。

问:社会上对药监部门针对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是否为“一次性评价”非常关心,能否介绍一下一致性评价的有关情况?

答:从2015年开始,我国推进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将仿制药由原来的“仿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调整为“仿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的药品”。对早期上市的仿制药,按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的原则,分期分批进行一致性评价。

首先,严格遴选一致性评价参比制剂。一般选择原研药品作为参比制剂,也就是说一致性评价的对照药品是唯一的,所有仿制药都以参比制剂作为对照。有人担心 “首仿以原研为参照、后续仿制药再以首仿为参照导致仿制标准下降”的问题不存在。

第二,我国的一致性评价方法采用了国际公认的严格标准。我国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技术要求已与国际接轨,采纳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等国际通行技术标准开展仿制药的技术审评,包括药学、非临床、临床等,已经采纳实施了全部ICH技术指导原则。欧美等发达国家也是采用上述技术标准开展审评。参照欧美药品监管机构的做法,在依法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的基础上,公开审评报告。

第三,药品过评上市后持续受到严格监管。药监部门不仅在上市审评审批时坚持严格标准,在药品过评上市后仍然坚持严格监管,要求企业严格按照申请一致性评价时的工艺生产,重大变更须重新审批。上市后变更的审评标准也与国际接轨,持有人需要按照ICH Q8(R2)药品研发、ICH Q9(R1)质量风险管理、ICH Q10药品质量体系及ICH Q12药品生命周期管理的技术和监管考虑等,持续改进和优化药品质量。因此,一致性评价是一整套质量评价和监管体系,不是“一次性评价”。

问:医院能不能使用集采非中选原研药?原研药是否都退出中国了?

答:有人称原研药品全面退出中国,事实显然不是这样。中国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原研药市场之一,是全世界最开放的原研药市场之一。在2018年以来的国家医保目录谈判中,进口药品有212个谈判成功,占谈判西药的近50%。即使在竞争激烈的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经过与仿制药同台竞争,也有30多种原研药中标。

药品集采政策从诞生之初就鼓励原研药与仿制药同台竞争,即使没有中选,原研药也不会被禁止使用。集采药品的协议采购量为医疗机构报告需求量的60%-80%,医院实际采购量达到相应规模即为完成采购协议,协议之外的部分,由医疗机构自主选择品牌,可以选择采购非中选原研药,这项政策是明确的,也是一贯的。瑞金医院在配备集采药的同时也配备了相应的非中选原研药,其提供的材料显示,“在引入24个集采降压药的同时,保留有相对应的18个原研品种的降压药;抗细菌药物方面,引入了48个集采品种,保留了相应的21个品种的原研药物;麻醉和肌松药物中,在引入6个集采品种的同时,保留了4个相应品种的原研药品”。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并非所有药品的原研药都一直在国内市场有生产销售,有的实际上从未进入国内市场。

问:集采药品中选价能否覆盖成本?此前是否发现过集采药品存在质量风险?是如何处理的?

答:中选企业反馈,集采药品中选价格能够覆盖成本,主要是三方面原因:

一是中选药品直接进医院销量有保证,大幅节约营销费用;

二是“带量”能够形成规模效应,充分利用产能,降低边际生产成本,同时利用规模采购提升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节约原料采购成本;

三是规模化稳定生产环境下,企业进行生产线自动化改造,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并稳定质量。

因此,中选企业可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薄利多销。

药品质量安全不仅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监管部门的底线。长期以来,药监部门对药品质量,尤其对集采中选药品质量严格监管,坚持“全覆盖”“零容忍”。每年对国家集采药品实行中选企业检查和中选品种抽检两个“全覆盖”,目前覆盖了已使用的国家集采所有品种和涉及的6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总的来看,我国药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药品质量持续提升。

药监部门对发现的个别有质量风险的产品,无论是原研药还是仿制药,都立即采取暂停生产、进口、销售等措施,并且予以严肃处理、公开曝光,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医保部门与药监部门建立常态化处置机制,保持密切联系,对药监部门发现有风险的集采药品,医保部门按照采购标书约定及时取消中选资格,确保群众用药安全。过去几年,已经使用的前9批1600多个中选产品中,共有9个药品因质量风险被取消中选资格,其中6个是进口药(含3个原研药)、3个是国产药,相关企业均受到严肃处理。

问:很多真实世界研究显示仿制药与原研药疗效和安全性等效,但为什么网络上和身边部分群众有时还有个体不同的感受?

答:仿制药是医药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有关报道,仿制药在全球大多数国家市场使用比例均比较高,其中美国仿制药处方占比达90%、日本约80%。网络上和身边有的群众和专家反映的药品疗效个体感受,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和阐述。举个例子,已公开发布的盐酸二甲双胍片疗效真实世界研究结果:糖化血红蛋白(<7%)的达标率,原研组78.9%、集采仿制组83.4%;空腹血糖(<8毫摩尔每升)的达标率,原研组87.6%、集采仿制组83.8%。以上2个达标率指标值互有高下,根据规范的统计学方法分析显示,两个达标率仿制药组与原研药组无差异。不论使用原研药还是仿制药,均有80%左右的患者控制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达标,也都有20%左右的患者疗效不佳,患者需采用其他治疗手段或其他作用机制的药物。从20%的疗效不佳患者中选取个案来“证明”仿制药疗效不佳或原研药疗效不佳,都是不准确不科学的。

对药物疗效进行科学公正准确地评价需要系统严谨的方法和过程,而个例感受更容易理解,听起来也有冲击力,简单“鲜活”的具体个例往往比科学求证更有传播力。仍以二甲双胍为例,全国一年使用集采二甲双胍100多亿片,尽管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达标率都与原研一致,均为80%左右,但想要找出仿制药疗效不佳的个例并不困难,找出原研药疗效不佳的例子也不困难。

问:对于进一步保障集采药品质量有哪些考虑?

答:2018年以来的持续实践,既让集采政策和集采药品得到了临床检验,也让我国患者的主流用药实现了从“未过评仿制药”到“过评仿制药”的跨越。但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我们的工作还有需要持续完善的地方。比如,还可以进一步督促中选药企向社会主动公开药品质量数据。又如,还可以进一步用更接地气的方式回应社会普遍关切,有效解疑释惑。药品质量保障需要久久为功、持续用力,始终保持永远在路上的“赶考”精神。下一步,有关部门将从以下几方面持续发力,持续保障集采药品的质量。

第一,持续加强对药品质量的监督管理。质量是药品的生命线。药监部门将继续对标国际技术标准,严格技术审评及上市后变更管理,持续依法依规公开审评报告,坚持对集采中选企业全覆盖检查和中选品种全覆盖抽检,督促企业持续合规生产,对发现问题的药品和企业及时处置,并依法公开监管信息。同时,对集采药品是否在日常监管中发现质量风险,及时向医保部门通报相关信息。

第二,持续鼓励临床一线医生用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平台,积极反馈药品质量风险线索。药监、医保等部门鼓励医生及时准确发现、收集药品疑似不良反应,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药监部门将根据有关信息组织评价、依法调查处置,也将进一步向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宣介,充分保护不良反应报告人的隐私,打消主动报告顾虑。同时,也鼓励药品行业有关人士和社会各界持续监督药品质量。

第三,持续鼓励支持临床医护人员和医疗机构发挥专业特长、发扬专业精神,科学规范开展临床研究。医保、药监等部门支持相关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特别是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等权威医疗机构,对原研药、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等探索开展真实世界研究,更大范围考察药品疗效,提示监管重点,促进产业发展,让高质量药物更多惠及更广大患者。

问:下一步如何进一步完善集采政策?

第一,严格坚持标准。继续坚持把参比制剂和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高质量仿制药作为“门槛”。广泛了解药品接受日常监管情况,将存在较高质量风险的产品排除在集采之外。

第二,细化组织实施。对于预计投标企业数量超过一定规模、竞争比较激烈的品种,提前进行强竞争预警,提示企业慎重决策,科学投标,理性报价。对偏离度高的最低报价予以重点关注,并请企业及时公开回应有关关切。同时,统筹市场供应的稳定性和竞争公平性,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持续完善集中带量采购政策,以工作的精细化更好保障集采药品质量和供应。

第三,全程公开透明。集采申报期间,投标企业要签署质量承诺书,主动公开药品一致性评价研究报告及生物等效性试验数据、此前接受质量监督检查情况等信息。中标后,持续公开接受国内外药监部门质量检查情况,以及生产工艺、原辅料等变更及审批情况。要求中选企业公开联系人,方便医药机构、医护人员和社会有关方面咨询沟通,及时回应质量关切,及时整改供应问题。鼓励企业组织开放日活动,公开邀请媒体、医护人员和群众代表参加,在不影响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展示中选药品生产过程,提升透明度。

第四,全链条可追溯。自2025年起,所有参与集采的药品必须具备药品追溯码,做到“带码采购”。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要依据定点协议,对相关药品全流程采集上传追溯码,医保部门将以追溯码信息作为支付依据,实行“带码结算”。同时,医保部门将充分发挥追溯码的数据关联优势,坚决遏制药品的回流串换,坚决打击欺诈骗保行为,并运用追溯信息为药品质量监管提供支持。

滑动查看

【39岁男子驾车蹊跷失踪一个月,最新:发现遗体,已做DNA比对

近日,39岁男子阳某某驾车前往湖南湘潭万楼景区,之后蹊跷失踪近一个月引发关注。

龚女士介绍,她在深圳上班,丈夫在湘潭某公司就职。1月15日,她发现丈夫不回信息,后拨通电话无人接听。随后,龚女士联系丈夫所在公司,工作人员表示龚女士丈夫已经好几天没有到岗。报警后,龚女士从警方处了解到,其丈夫的私家车在湘潭一景区内被找到,当时车门未锁,手机、银行卡、身份证、钱包、车钥匙等都在车上,银行卡里还有2万多元。警方通过查看监控,发现1月9日下午5时左右,她的丈夫来到湘潭万楼景区,在那里面逗留了大约两小时后失联。

“我们通过查看他的微信聊天记录等,未发现异常。”龚女士说,事发前夫妻俩没有发生矛盾,“他失联附近是湘江,警方还动用无人机四处搜寻,也一直没有结果。”

2月9日,龚女士告诉记者,她在警方陪同下,昨天已去殡仪馆辨认一具男尸,但因尸体浮肿无法辨认,目前已取样做DNA辨认,下周三才能出结果。“他这样傻,让我跟儿子怎么接受得了这个结果。”龚女士称,丈夫失踪前一天在单位门诊看病,“医生问他哪里不舒服,他说哪里都不舒服,哪里都痛,医生还让他去大医院检查。没想到,他开车到景区做出这样的傻事,没有给我和孩子留一句话。”

10岁娃点烟花烧毁40多万元新车,车主:又订了一辆新的

近日,山东菏泽一网友发视频称,自己刚买不到一个月的新车,被一小孩放烟花引燃,直接被烧成废品。

2月8日,当事人邱先生告诉记者,车辆为顶配,花费40多万,1月10日刚提的车。派出所调查发现,是一个10岁左右的小孩在车周边点烟花,把垃圾桶点着了,最后汽车被点燃,警方最终没有立案。由于事故不属于车辆自燃,有直接的第三方责任人,保险公司告知,车辆无法获得理赔。

2月8日,邱先生与肇事方父母见面,对方承认是孩子所做但无力赔偿,目前车主正考虑是否起诉,“喜欢这车,又重新订了一辆”。菏泽市双河派出所接线人员称,案件已经调查终结,并没有到予立案的程度。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赵良善律师表示,涉事孩子家长需承担民事责任。

爱生活

节后减重多吃3种发酵食物】

大鱼大肉后要吃发酵食物,因为发酵食品富含多种有益菌,这些有益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而在发酵过程中,部分糖会被转化为乳酸,有助于减少脂肪堆积,促进消化。

3种发酵食物尤其适合节后吃:

无糖酸奶:建议每天摄入300~500克,可与新鲜水果(如蓝莓、香蕉、橙子、草莓)混合。

纳豆:纳豆是煮熟的黄豆经纳豆菌发酵而成,建议每天摄入40克左右,素食者可适当增加。

泡菜:除了直接当下饭小菜,还可以将泡菜切块,与土豆、胡萝卜一起煮成汤。

校对:缪敏

责 编:觅雪

编审:俞纯

来源 : 江南晚报、无锡观察、无锡市文广旅游局、央视新闻、红星新闻、九派新闻、生命时报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