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新闻记者 王艳珅 周妮 臧子青重整行囊再出发,近日,无数返岗复工人员再次踏上返程之路。在这场一年一度的“迁徙”中,返程的行囊里塞满了家人的牵挂与爱意。这些看似普通的物品,却承载着最真挚的情感。2月10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行囊里装满家乡年味与牵挂
2月10日一早,家住市洋河新区新城名苑小区的李心如踏上了返程之路,她的行囊里除了简单的衣物,还装满了母亲做的香肠、肉丸等美食,还有不少家乡的特产。
李心如今年28岁,在外地工作已有5年。每年春节,回家团聚都是她最期盼的时刻。而返程时,母亲精心准备的美食和一些家乡特产,则成了她旅途中最温暖的陪伴。“每次回家,妈妈都会提前好几天就开始准备,做我最爱吃的香肠、腊肉,还有我们当地的特色糕点。”李心如笑着说。
记者在高铁宿迁站候车大厅看到,李心如的行李箱被塞得满满当当。打开箱子,香气扑鼻而来,香肠、肉丸色泽诱人,真空包装的糕点被摆放得整整齐齐。“这些都是妈妈的心意,带着它们,就像妈妈在身边一样。”李心如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翼翼地整理行囊。
李心如告诉记者,这趟旅程前往南京,回去工作以后,不知道什么时候再能回来。返程前两天,李心如还特地购买了一些宿迁当地的特产,给同事和朋友送一些。“我想让他们也尝尝我们宿迁的美食,感受一下这份来自家乡的年味。”李心如说,这些特产不仅是自己的念想,也是向外界展示家乡的一张名片。
“虽然在外面工作很忙碌,但每次想到家里的亲人,想到家乡的味道,就觉得充满了动力。”李心如说,新的一年,她将带着这份温暖和力量,努力工作,创造更好的生活。
家乡的味道塞满冰箱
近日,市民吴涛从市湖滨新区皂河镇老家返回宿城区古城街道,他的返程行囊被母亲塞得满满当当。不仅有母亲种的萝卜、青菜、蒜苗等新鲜蔬菜,还有自家腌制的香肠、腊鱼。
“我在骆马湖边长大,从小到大最爱的就是腊鱼。”吴涛说,在蛇年春节之前,居住在老家的母亲就忙着腌制香肠、腊鱼。母亲这次腌了80斤左右的香肠、腊鱼,一部分留在老家吃,一部分分给他和姐姐家。
当晚,吴涛回到家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整理后备箱的食物。他把食物分类,存放在冰箱里。“在我走之前,妈妈还给我摊了好多煎饼,也都被我放在冰箱里了。”吴涛说,他和妈妈一样,主食喜欢吃煎饼。“宿迁煎饼什么都能卷,百吃不腻,不论是卷素菜还是卷肉,都好吃。”他补充道。
吴涛在市区一家汽车销售公司工作,平常工作忙碌,只有节假日会回老家。每年过年之前,他都会为父母准备一些年货。“今年我买了车厘子、猕猴桃等水果带回老家,还给父亲买了一箱酒。”他说。
谈及与家人团聚的时光,吴涛感慨地说:“回家过年与父母团聚,是一年中的头等大事。现在我和妻子已经复工了,我期待下一次放假,能多回老家陪陪家人。”
返程路上爱意满满
返程临行前,很多人的行李箱再一次被塞得满满当当,市民顾女士就是其中一人。自家养的鸡下的蛋、自制的咸菜、螃蟹……明知“网上什么都买得到”,但仍挡不住母亲的忙碌张罗。
“我家在泗阳,我现在在市区工作和生活,我的妹妹在北京定居。”顾女士说,返程时,母亲给妹妹的行囊里塞了很多“老顾家自制”,鸡蛋是家里养的鸡下的,馒头是母亲年前蒸的,咸菜是母亲最近赶着做的,离家的行囊被父母“扩容”了一次又一次。
今年返程时,顾女士跟父母说,她住得不远,不用准备什么,但她的父母仍然坚持给她备上了和妹妹相同的一份。“今年我颈椎病犯了,一动就疼,母亲很心疼我,过年那几天,我在我妈家休息,她经常陪我去医院挂水、陪着我散步,那种感觉就像回到了小时候。被父母宠成孩子的感觉真好!”顾女士说。
“其实,现在什么都能买得到。对于父母的这种行为,以前会觉得烦,尤其是拎这些东西上楼的时候很累,但是整理行囊的时候会觉得有家的余温,有年的余味。对于人到中年的我们来说,已经习惯了自己在外面解决问题、照顾老小,只有回到父母身边才能体会到自己还是孩子的那种依赖,这是有靠山的感觉。”顾女士看着被塞得满满的行囊,感慨万分地说,最朴素的情感,也是最强有力的纽带,是它牵着人们无论快慢都要回到这里,是它激励人们无论远近都要再次启程。
他们带着家乡的味道,带着家人的爱,踏上新的征程。愿每一位游子,都能在新的一年里,平安顺遂,让这份爱与牵挂,照亮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