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生是红四方面军走出的优秀将领,他出生于1916年,河南省新县人,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30年,14岁的李德生参加了红军,成为红十一军的一员,此后红十一军改编为红一军、红四军,1931年11月,以红四军为基础,红四方面军在鄂豫皖根据地正式成立,李德生也成为红四方面军的一员。
1932年10月,李德生跟随红四方面军离开鄂豫皖根据地,转战川陕一带,参与开辟了川陕根据地。在川陕根据地期间,他担任了交通队班长等职务,随军参加了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1935年5月,李德生踏上了长征之路,期间,他三过雪山与草地,于1936年秋天取得长征胜利。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李德生进入八路军129师,担任了769团排长、连长、副营长、营长以及太行军区第二军分区30团团长等职务,率部参加了夜袭阳明堡机场、响堂铺、百团大战等战斗,是抗战胜利的功臣之一。解放战争时期,李德生作为二野的一名悍将参加了陇海、定陶、滑县、豫北、鲁西南以及淮海、渡江等战斗,一路披荆斩棘,立下赫赫战功。
新中国成立后,李德生参加了解放西南的战斗,1951年,他奔赴朝鲜战场,担任了志愿军12军35师师长、副军长等职务,率部参加了抗美援朝的第一到第五次战役以及上甘岭等战役,为《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4年,李德生从朝鲜战场回国,回国后,他担任了十二军军长。1955年,李德生被授予少将军衔,那段时期,他狠抓官兵思想教育、军事训练和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促进了部队的全面建设。同时,李德生也积极推进“郭兴福教学法”,并在全军推广,为全军掀起大练兵、大比武高潮作出了重要贡献。
时间很快就来到1966年,十年浩劫开始后,安徽的武斗加剧,在这种背景下,李德生奉命前往安徽“支左”,期间,他迅速制止了安徽的武斗 ,为安徽省成立省级革命委员会创造了条件。1968年,李德生担任了安徽省军区司令员、省革委会主任。
在这之后,因为表现优秀,李德生被调到北京,担任了总政治部主任。1970年年底至1971年年初,在九一三事件发生前,华北会议召开,北京军区改组,李德生被委以重任,担任了北京军区新任司令员。
九一三事件发生后,李德生迅速前往空军司令部,与空军参谋长梁璞一起坚守空军阵地,维持了空军队伍的稳定。后续空军司令员被隔离审查,在总理的指示下,空军内部成立了以曹里怀为首的空军五人小组,五人小组也是在李德生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另外,在调查九一三事件时,李德生还是专案组成员之一,他也圆满完成了中央交代的各项任务,多次受到主席与总理的表扬。
1973年,“十大”期间,李德生当选为常委,成为正国级干部。年底,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李德生被调到沈阳军区,担任了沈阳军区司令员。1985年,李德生调任国防大学政委,三年后,我军实行了新式军衔,李德生被授予上将。在这之后,李德生继续投身我军的革命化、正规化与现代化建设,并为此做了大量工作。2011年,李德生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9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