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大读书,福利真是太好了。

两个人的演讲,居然是在同一年,前后只相隔了七十天。



2006年3月6日(周一)晚上七点,陈晓旭受邀来到北大光华管理学院202报告厅,做了一场为时两个小时的演讲,主题是“挑战职场”。

陈晓旭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职业道路、出演《红楼梦》的渊源、对林黛玉的理解、以及对时下影视圈的看法,最后还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几个相关问题。



她说,《红楼梦》为自己打开了一扇窗,却又关上了一道门。为此,她只能重新开辟一条路,却意外地发现,它通向更美丽的远方。

一位北大女生说,在听这次演讲之前,她喜欢的是陈晓旭演的林黛玉;听过这次演讲之后,她喜欢的是扮演了林黛玉的陈晓旭。

两个月多之后,5月14日,一条醒目的横幅悬挂在北大图书馆门口,横幅上写着,“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北大见面会”,王文娟大师应邀来到北大举办讲座。



那一年,恰逢越剧诞生百年、入沪90周年纪念,上海越剧院进京举办演出周(5月13日至21日),带来了《红楼梦》《梅龙镇》《蝴蝶梦》《早春二月》和《家》五台大戏,以及一台大型演唱会。

文娟宗师的演讲,排在系列讲座之首。

在见面之前,6月12日,北大已经提前放映了62版越剧电影《红楼梦》。



已经80岁高龄的宗师,依然风姿绰约、神清气朗,当她走进北大图书馆南配殿的时候,早已等候在这里的学生们一片欢呼。

文娟大师真诚、坦率地讲述自己的艺术人生,分析自己塑造过的那些鲜活角色的特点。现场欢声笑语、气氛热烈。

在被问到自己和孙道临先生的美满婚姻时,文娟大师像个孩子似的不好意思了,她以手掩面,羞涩地不想说。

两位林黛玉曾不止一次同框,这一次的北大之行,虽不同时、不同地,却都在百年学府留下了深刻印痕。

她们的演讲,面向的学生范围不同,内容的侧重点相异,但是细细读来,都有收获。



陈晓旭只演过一次林黛玉,在北大讲台上,41岁的她对林黛玉的理解,与22年前有着天壤之别。

人最宝贵的财富,是阅历带来的丰富,倘若当年那个年轻姑娘能拥有这样的见地,87版的林妹妹该有多精彩。

王文娟大师演过多少次林妹妹?难以准确计数了。



她的心得,来源于无数次的揣摩、交流,来源于不停歇的学习、思考,绛珠风骨,早就刻在她的举手投足之间了。

她的演讲举重若轻,聊家常般,却字字珠玑。

两位的演讲文字都很长,且待我整理一下,择其要点,单独成文。



斯人远去,足音尚可闻。

凋谢,是另外一种永恒。

本文为我来我看见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