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人香菱晴雯宝钗四人同庚,是真的吗?

假的!

一群小姑娘喝酒喝大了,瞎胡闹罢了。

举出一个人来立刻就明白为什么这四个人并不真是同一年生的。

香菱!

香菱,原名甄英莲,乡宦甄士隐之女。三岁之时被拐,过了几年后人贩子带她到金陵发卖。由于被拐卖的时候年龄太小,长大后的她早就忘记了自己的父母家乡,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多大。

书中原文:

周瑞家的又问香菱:“你几岁投身到这里?"又问:“你父母今在何处?今年十几岁了?本处是那里人?"香菱听问,都摇头说:“不记得了。”

周瑞家的问香菱,你父母在哪里?现在十几了?原籍是哪里?

香菱说:我不记得了。

香菱压根不知道自己多大。

所谓的香菱和宝钗同庚,更有可能是大家算年龄的时候,宝钗这么一说,香菱不知道自己多大,不如让她和我同岁吧!然后香菱的年岁就这么定了。

再说一个人。晴雯。

晴雯的年龄是明确的。刚来贾府的时候十岁,在贾家待了四年。死的时候才十六岁。

此处依然放上原文。

这晴雯当日系赖大家用银子买的,那时晴雯才得十岁,尚未留头.因常跟赖嬷嬷进来,贾母见他生得伶俐标致, 十分喜爱.故此赖嬷嬷就孝敬了贾母使唤,后来所以到了宝玉房里. 窃思女儿自临人世,迄今凡十有六载。其先之乡籍姓氏,湮论而莫能考者久矣。

而宝钗的年龄多大呢?

以书中明确的年龄论。

第二十二回 王熙凤这样说,薛大妹妹今年十五岁。

凤姐听了,冷笑道:“我难道连这个也不知道?我原也这么想定了.但昨儿听见老太太说,问起大家的年纪生日来,听见薛大妹妹今年十五岁,虽不是整生日,也算得将笄之年.老太太说要替他作生日.想来若果真替他作,自然比往年与林妹妹的不同了。”

王熙凤这样说:贾母问起大家的年纪生日,得知薛宝钗十五岁了。

薛家带上京的得力人不多,能在贾母面前出现的更少。因此要不是薛姨妈告诉贾母的,要不是薛宝钗自己告诉贾母的。

我们不考虑薛家有没有说谎,有没有什么利益考量。以此为准。

那么等第六十三回,已经过了至少三年,问,宝钗多大?

薛宝钗怎么算都不可能在十六岁。

所以这薛宝钗怎么算都没法和晴雯同一个年龄,对不对?

花袭人的年纪又怎么算呢?

第十九回,袭人说自己的姨妹十七岁。

袭人道:“那是我两姨妹子。” 袭人道:“他虽没这造化, 倒也是娇生惯养的呢,我姨爹姨娘的宝贝.如今十七岁,各样的嫁妆都齐备了,明年就出嫁。”

等第六十三回,袭人多大?差不多也有二十上下了。

同时也请注意,袭人在照顾贾宝玉之前,还曾经照顾过史湘云。

史湘云笑道:“你还说呢.那会子咱们那么好.后来我们太太没了,我家去住了一程子, 怎么就把你派了跟二哥哥,我来了,你就不象先待我了。”

贾宝玉不喜欢年龄大的老嬷嬷照顾他,和奶娘李嬷嬷关系也不好。身边的丫鬟们年龄都不大,都才十岁出头。

袭人年龄比较大,也更符合贾母让她照顾贾宝玉的原意。

那么第六十三回,为什么又说香菱,晴雯,宝钗和袭人一样大呢?

当然是因为大家都已经有了酒意,开始疯闹了啊。

刚开始的时候,怡红院里的丫鬟们已经喝过一轮了。

袭人等一一的斟了酒来,说:“且等等再划拳,虽不安席,每人在手里吃我们一口罢了。”于是袭人为先,端在唇上吃了一口,余依次下去,一一吃过,大家方团圆坐定。

然后宝钗抽到牡丹花,在席共贺一杯。大家又喝一轮。



然后探春抽签抽到“瑶池仙品”。又是,大家恭贺一杯。这又一轮。



接着李纨抽签,自己喝。湘云抽签,宝玉黛玉喝。

请注意,马上麝月抽签,签上要求在席各饮三杯。这时候大家是吃了三口。这就又一轮。

然后香菱抽签,又是大家陪饮一杯。



等到花袭人抽签的时候,丫鬟们至少喝了五轮,小姐们也至少喝四轮了。还没有排除谁和谁感情好,私下里喝。

一群小姑娘,连着喝了三五杯。你说她们醉没醉?你说这时候,她们都醉成什么样了?

五个手指头伸出来,没有看到六个重影,都算酒量不错的了。

这时候袭人抽了个签,说要杏花陪一盏,坐中同庚者陪一盏,同辰者陪一盏,同姓者陪一盏。

要算同样年龄的陪一杯。

这谁还认真算年龄?

算什么算,就闹呗!怎么热闹怎么好玩怎么来。

就图一个开心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