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王芝泉!”随着主持人、昆剧名家吴双的介绍,大年初七在天蟾逸夫舞台上演的《昆剧经典折子戏专场》进入“彩蛋”环节,三位属蛇的国宝级艺术家王芝泉、张洵澎、蔡正仁惊喜登台,与学生带来清唱,将演出推向高潮。作为上海戏曲地标,天蟾逸夫舞台过年不休,大年初二起,“京昆群英会”愈演愈精彩。据记者了解,今年春节期间,上海戏曲院团在上海本地及长三角地区共呈现63场演出,多家演出单位精心编排了节日特别演出,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丰富且亮眼的“文化菜单”。

在剧场过年是怎样的体验?上海京剧院的“灵蛇献瑞”新春演出季不仅荟萃老中青三代演员,还把天蟾布置得喜气洋洋。开门见喜,一进门,C位巨幅白蛇传主题场景就映入眼帘,灵蛇元素随处可见,让人忍不住拿起手机打卡留念。二楼大厅,一整排戏词祝福语组成的红色祈愿墙引人驻足。提前抵达剧场的观众也不会寂寞,天蟾咖啡厅特别准备了春节特饮——小雪球拿铁与糖福禄气泡水。


今年是首个“非遗版春节”,剧场为营造新春氛围感动足脑筋。在宛平剧院,乙巳蛇年文创公仔翠幺儿与穆红红欢迎戏迷的到来。翠幺儿的设计灵感源自戏曲《白蛇传》中的经典角色——小青。在戏曲舞台上,小青兼具小花旦的娇羞与武旦的飒爽,形象鲜明。翠幺儿头顶个性鲜明的青色绒球,头饰造型借鉴了旦角繁复华丽的传统大头装扮,独具一格。穆红红则是杨门女将穆桂英的可爱化身,它头戴的七星额子,是戏曲盔头的一种。七颗绒球寓意着“七星高照”,蕴含着中国传统吉祥文化的精髓与美好愿景。

随着春节假期收官,票房成绩单也随之出炉。今年春节档,上海越剧院的《红楼梦》《珍珠塔》在宛平剧院上座率超九成,当代越剧表演艺术家方亚芬领衔的《红楼梦》再次展现经典不过时的魅力,现场座无虚席。上海沪剧院不仅有《沪剧折子戏新春专场》《罗汉钱》走进大剧场,《石榴裙下》还来到上海必逛景点豫园内的小剧场海上梨园,软糯沪语与古典名园相得益彰,出票率超95%。与此同时,已上演逾170场的独脚戏《石库门的笑声》三场演出全部售罄,毛猛达、沈荣海这对加起来140岁的搭档将上海本土非遗剧种的幽默展现得淋漓尽致。


“以往过年都是逛市集、看灯会,今年尝试了一次‘沉浸式戏剧’过节,很新奇!”趁着假期,来自杭州的袁小姐特地来上海体验沉浸戏剧《SAGA光明之城》,“互动感非常强,真实的道具和场景让人仿佛回到了老上海。”为迎接落地上海后的第一个春节,《SAGA光明之城》将节日期间的场次排布提高了50%,并推出限定版剧情和非遗匠人摊位,让观众演出结束后还能近距离欣赏画糖人和捏面人的工艺。


据了解,千余人在假期中走进这座位于徐汇区、耗资超6.7亿元打造的超大剧场。“此次春节的客流量和受欢迎程度都超出了预期。”法国普德赋亚洲首席执行官杰弗瑞·里德特表示,“《SAGA光明之城》是去年9月底才在上海开业的新型文旅项目,这次春节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应对市场需求的考验和机遇,目前收到的反馈让我们对产品的焕新能力更加确定。”未来,《SAGA光明之城》系列故事的剧本也将配合中国的重要节庆定期更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