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大,年轻人经常熬夜、应酬,这些不良习惯长期下来对身体造成了不小的伤害。因此,养生不再只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也开始注重起养肝来,立春后正是养肝的最佳时节。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养肝草药蒲公英。
蒲公英被大家称为“药草皇后”。《本草经疏》记载:“蒲公英味甘、平,其性无毒。当是入肝入胃,解热凉血之要药。”《中华本草》描述其味苦、甘,性寒,入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作用。
春季采挖的蒲公英口感较嫩,适合鲜食,而夏秋季节采挖的蒲公英更适合入药。中药蒲公英是以全草入药,采挖后除去杂质,洗净,晒干,以叶多、色灰绿、带根者为佳。
药用功效多
蒲公英性平,味甘、微苦,归肝、胃经,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及催乳作用,还可利尿、退黄疸、利胆。
1.蒲公英可治疗诸疮疔肿毒。古籍中记载最多的使用方式为外用,即鲜蒲公英汁涂或捣烂贴敷;也可内服,即捣烂水煎服。
2.蒲公英可治疗乳痈。古籍中记载最多的使用方式为内服,如捣烂水煮汁饮之,或者和热酒服;少量记载外用给药,如捣烂贴敷。
3.蒲公英可生乌发美容。蒲公英中黄酮、酚酸及植物甾醇类物质含量较高,可以抑制黑色素生成,减少色素沉着,具有祛斑美白、清透皮肤的功效,可改善皮肤黯淡、粗糙、松弛等问题。可采用蒲公英、白芷、玫瑰花、丁香和珍珠粉为原料,粉碎处理,再加入蒸馏水和蜂蜜进行调配,制成蒲公英祛痘养颜面膜。
4.蒲公英可治疗胃肠疾病。蒲公英有很强的清热、解毒、利湿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大黄和蒲公英联用能攻下泻火、荡涤肠胃、清热解毒、凉血行瘀。药理学研究发现此二药联用能增加肠蠕动和减少水分吸收、维护胃肠屏障功能、减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还可减少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小板含量、促进血液凝固,对消化道出血者有止血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蒲公英含有50多种活性成分,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多糖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甾醇类化合物、有机酸、色素类等。它除了广谱抗菌作用,还被逐渐发掘出越来越多的用途。
食用味道美
蒲公英新鲜嫩苗可食用,清香中稍有味苦,可凉拌、清炒、做汤、酥炸、做馅食等。
此外,蒲公英还可加工成茶饮,作为日常饮品可清热败火,还可降低胆固醇、促进消化、缓解便秘症状。
现代研究发现,蒲公英根富含蒲公英醇、蒲公英赛醇、有机酸及多糖。且与叶茶相比,蒲公英根茶更耐冲泡,口感更为浓厚甘甜,在药理作用上对肝脏的保护性更强。
01
蒲公英金银花茶
材料:蒲公英30克(干品15克),金银花15克。
用法:水煎服。另取鲜蒲公英60~100克,捣烂后外敷患处。
功效:对于急性乳腺炎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常饮此药茶能预防女性乳腺疾病。
02
蒲公英绿豆蜂蜜水
材料:蒲公英30克(干品15克),绿豆10克,蜂蜜10克。
做法:蒲公英放锅内加水煮,取净汁500毫升;再往蒲公英汁液中加入绿豆,煮至绿豆开花,调入蜂蜜即成。吃绿豆喝汤,同时将余汤涂脸,30分钟后洗去。
功效:美容养颜,解毒去疮。
03
凉拌蒲公英
材料:蒲公英30克,蒜蓉、辣椒、盐适量。
做法:把蒲公英放入水中,加入适量的盐,浸泡半小时;捞出蒲公英,放入开水焯2分钟左右,捞出后放凉水里过一遍;沥干水,加入适量的蒜蓉、辣椒、盐等,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功效:有减肥的功效。
04
蒲公英玉米须茶
材料:玉米须5克,蒲公英5克,玉竹5克,玫瑰3朵。
做法: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可降血糖、降血压。
需要注意的是,蒲公英性偏寒凉,用量过大可致腹泻,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忌用。
资料:养生中国
编辑:程 前
责编:王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