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一到,很多人都会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上火症状,而且头痛、目赤、难以正常入睡等健康问题,也会接踵而至,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系列问题,往往就与肝脏里的阳气息息相关,春季是体内阳气升发的关键时刻,而所升发的阳气主要就是肝阳,若是肝阳升发太过,那么就很容易诱发一系列病症,而上火便就是其中之一。
那么,对于这一类症状,我们究竟该怎么缓解呢?在此,建议大家尝试着用“它”泡水喝,或能有效养肝、清火除失眠,“它”就是春季养生第一花——菊花。其实,关于菊花我们并不陌生,不少人在日常生活中喝水时,也都会加入一些菊花,在中医看来,菊花具有苦味和甘味,药性微寒,主要归入身体里的肝经和肺经,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作用,是中医里解表药的代表之一。
前面已经说到了,春季与肝脏是相呼应的,因此,中医也常说“春季是养护肝脏的关键时期”,所以,在此季节坚持饮用菊花茶,好处自然是颇多的,而且在《神农本草经》里也有说过:“菊花久服能轻身延年”,就连古代的很多帝宫后妃也都会食用菊花,并将其作为滋补佳品。
不过,菊花的具体“妙用”都有哪些呢?不妨一起来了解一下。
首先,菊花具有清泄肝火之效,它可以说是所有清热药里,药性最为平和的一种,就“上火”等热证而言,其实就是人体内阳气过亢的表现,若是在治疗时大量使用清热药,反而会耗损身体里的正气,因此,最和谐的方式就是将这些火热病邪给“平息”下来,并使其化成我们体内的养分。
此外,菊花在清热的同时,还兼有收降之效,即便致力于清热养阴,但也不会耗损身体的阳气,这对于因春季肝胃火旺所导致的病症,均有较好的疗效,特别是现如今临床发病率较高的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症。
在中医看来,其实都有可能是肝阳过盛所致,而这类患者就可以在平时喝水时,适当加入一点菊花,如此便有利于预防因肝阳上亢所引起的头晕目眩等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菊花具有寒性,因此并不适合脾胃虚寒的人过多服用,以免对体内的胃气造成损伤。
其次,菊花还具有明目之效,在中医看来,肝开窍于目,眼睛若是出现了病症,那么十有八九都与肝脏有关,而且在春季气温回升的同时,很多病菌也会开始滋生,在此情况下,也很容易引发各种眼疾,比如结膜炎等,这个时候,就可以尝试着用菊花来帮助调理,而且对于没有眼疾的人来说,在平时喝水时,也可以加入一点菊花,同样有利于呵护眼睛健康,有效缓解眼睛疲劳。
另外,菊花还能用于治疗感冒,说到这,就不得不说到中医里的一个大医学——“温病学派”的代表人吴鞠通了,吴鞠通在他所编撰的《温病条辨》里,就收录了一个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的经典药方,叫做桑菊饮,此方具有疏风清热的效果,其中就用到了菊花这味药材。
最后,菊花还有利于缓解头晕、头痛,由于春季温暖多风,天气变化也很快,因此人们就很容易受到风邪侵袭,并由此诱发疾病,由于风邪为“六淫之首”,轻扬升散,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所以在受到风邪侵袭后,人们常常会出现头晕、头痛等病症,这个时候,就可以利用菊花散风清热的特性,来加以应对。
不过,菊花虽具有诸多妙用,但毕竟其属性偏寒,因此对于阳虚的人来说,在使用时需格外谨慎,此外,由于菊花泡水之后会有涩味,所以有一些人会选择加入冰糖,虽说这样做可以减弱寒性,让口感变好,但一般更加适合体寒体虚的患者,但对于体热体壮的人来说,这样做反而会减弱菊花的清热功效。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