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一个高尚的人,拥抱学生、拥抱教育,实现自我价值,奉献教育强国。”日前,“我为良师”大学堂活动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数百名锡城教师通过聆听教育家寄语、参与读书沙龙等,赋能专业成长。
“我为良师”大学堂系列活动是无锡近年来重点打造的“我为良师”全员行动品牌内容之一。自2021年启动以来,无锡不断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以“我为良师”大讲堂、大课堂、大学堂为载体,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支持,其中大讲堂聚焦“涵养师德”,大课堂聚焦“锻造师能”,大学堂聚焦“增强学能”,以激励广大教师以“自身的终身学习”引领“学生的终身学习”。
无锡通过“我为良师”大讲堂,邀请国内知名学者、专家来锡讲学,弘扬教育家精神,解读教育热点,激发教师教育教学的新思维和新动能。
为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实在落地,“大讲堂”还面向社会遴选确定了10个师德涵养教育基地,并科学制定一批具有基地特征、时代特点的师德涵养教育课程。“通过学习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勇于创新、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会把这份精神融入课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无锡市北高级中学新教师杨龙说。
同时,无锡还通过“我为良师”大课堂,以教学研评训一体化为专业内核和建设原则,在市级层面组织名师与一线教师同开一节课,在区级层面以同步网络直播的形式全市共享课堂教学改进探索与成果,在校级层面积极开展教科研校本研修活动。
市、县、校三级贯通的综合性展示平台,有力助推了教师在互学互鉴中开阔思路,提升教学水平。“大课堂活动更强调自主学习和积极参与,在兼收并蓄、循序渐进中帮助教师精准、高效提升教学技能。”无锡市安镇中学教师尤梦玲说。
此外,“我为良师”大学堂多方“链接”优质资源,为教师提供海量的数字教育资源。其中,“我为良师”大学堂网络学习平台首批上线教师网络课程共10类78门330节课程。
对于梅村实验小学教师何娇来说,在获评无锡市中小学教学能手后,自己从学校“种子教师研修营”提升至“骨干教师晋级营”,所配套的专业发展定制课程包内容也相应升级。“晋级营所提供的理论指导、教科研培训等更有针对性,对我来说非常宝贵。”何娇表示。
“大讲堂、大课堂、大学堂分别侧重教师师德、师能、学能塑造,努力做到‘人人有参与,人人有提升,人人有成果’。”无锡市教育局局长宋新春表示,下阶段全市将进一步增强对教育本质与规律的科学认识,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不断加大无锡地区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为全省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贡献无锡力量。
《中国教育报》2025年02月09日 第03版
作者:本报记者 缪志聪 通讯员 陈思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