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浓香老酒中,除了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全兴大曲和沱牌酒以外,也有不少品质卓越的老酒,今天这篇文章,我来说说我品鉴过的四川名优浓香老酒,说说这些酒给我带来的品质感受。

泸州老窖是五届中国名酒,是单粮浓香酒的代表,泸州老窖展现的是特点是窖香浓郁、丰富,有突出的老窖复合香,粮香、曲香不重,酒体醇绵、细腻,口感甜柔,酒体丝滑,尾甜悠长。从我品鉴的74年泸州老窖特曲到现在,其浓香主体风格都没有变。



其实在七八十年代,四川很多单粮浓香酒厂都不是泸州老窖的风格,这是因为泸州老窖率先按“三低工艺”酿造执行,同时运用中温曲发酵。所谓“三低工艺”,即“低温入窖、低温发酵、低温馏酒”,这种工艺让酒体甜柔、醇绵。中温曲发酵,使得酒体曲香不重,而这也让老窖复合香能够更好呈现。

相比之下,当时的单粮浓香基本是中温入窖,中温发酵,中温馏酒,中高温制曲,混蒸高粱,这样酿出的酒浓中带酱,并有突出的粮香,老全兴大曲便是这种特点的典型代表。

当然全兴大曲到了80年代,已经改为低温馏酒,虽然这样让酒体少了厚重感,但多了醇绵感。相比同时期泸州老窖,全兴大曲风格还是有明显区别。

五粮液是五粮浓香酒的代表,80年代早期五粮液绽放力强,粮曲香突出,但是那一时期五粮液塑料内盖质量不好,导致现在不少萝卜瓶五粮液酒有一股塑料味,影响了酒体呈现。

相比之下,同时期的剑南春呈现更好一些。与萝卜瓶五粮液一样,塑盖方剑的酒体也很强劲,但塑盖方剑的塑料味要淡很多。当然不考虑塑料味,方剑的粮曲香还是要弱一些,酒体显净爽一些。

五粮液和剑南春的区别可能是工艺和产区的区别,与五粮液同属宜宾产区的叙府酒粮曲香则显弱一些。我品鉴的是88年叙府大曲,这款叙府大曲比较柔,酒体主要突出花果香呈现,粮曲香并不重,窖香复合香也不突出。

说到老五粮浓香酒的花果香,是最难保持的,这种味道随着时间的陈放,慢慢转化成一股闷陈味道。在闻香当中,这款叙府大曲没有明显的花果香,但口感上却有果甜呈现,结合经验判断,这款叙府大曲在灌装时有突出的花果香。

除了宜宾和绵竹产区,重庆诗仙太白也是五粮工艺酿造的浓香酒,虽然现在重庆已经是直辖市,但当时还属四川。1989年的诗仙太白陈曲酒有过重的陈曲味,这股味道跟现在一些酱香酒的塑料陈曲香相似,整个特点有点像烧塑料的味道,比较怪异,并不舒适。

有意思的是,同时期的万县大曲却是单粮浓香酒特点,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诗仙太白是万县太白酒厂的酒,万县大曲也是这家酒厂的酒,为什么一家酒厂两款产品却出现明显风格区别?后来通过查资料发现,80年代后期万县太白酒厂发展很快,附近酒厂都并入万县太白酒厂,由于有些酒厂酿造工艺不同,而这也导致万县太白酒厂不同档次产品出现不同浓香风格。



不同于现在大多数浓香酒企酿五粮浓香,过去大多数浓香酒企酿单粮浓香,在我品鉴的四川老浓香酒中,除了五粮液、剑南春、叙府和诗仙太白是五粮浓香酒以外,其他多数是单粮浓香酒,也有少数是高粱、糯谷酿造的浓香酒。

虽然过去多数酒厂都酿单粮浓香酒,但多数走的是老全兴大曲风格,即不主要展现老窖复合香,主要呈现中高温曲香、高粱粮香,有的甚至是浓中带酱的特点。这些酒厂风格不同于泸州老窖其实也好理解,是因为泸州老窖这种路数太靠老窖才能呈现好,而四川那些新兴酒厂没有这些老窖池,而这也是这些单粮浓香酒企不走泸州风格的原因。

雁江大曲也就是后来的宝莲酒,宝莲酒是53优质酒,酒厂位于四川省资阳市,现在宝莲是五粮浓香工艺,但当时雁江大曲是单粮浓香工艺。我手上这款是1986年的雁江大曲,这款酒高粱粮香突出,酒体带有一点炭烤味,这应该是辅料运用谷壳且混蒸带来的气味。口感醇绵,尾味悠长。整体此酒窖香较淡,老窖复合香表现不足。口感浓重带焦,有点偏老贵阳大曲,但相比老贵阳大曲,炭烤味没有那么浓郁。

二峨大曲是53优质酒,老二峨大曲位于四川成都双流,当时运用的是单粮工艺发酵,我品鉴的是1993年的二峨大曲,这款酒陈曲香偏重,酒体有陈曲冒头的涩苦感,窖香复合香表现不足。整体二峨大曲展现的是老全兴大曲特点,风格不同于泸州老窖特曲。



三苏特曲也是53优质酒,当时运用的是单粮工艺发酵,酒厂位于四川眉山。我品鉴的是1992年的酒。这款酒比较匀称,酒体内敛、协调。老窖香、花果香、高粱粮香、中高温陈曲香相互协调,这款酒美中不足的是整体表现弱,如果表现强烈一点将会是一款很不错的单粮浓香酒。除此之外,由于瓶存有30年,此酒的花果香有点往闷陈味发展,因此整体品质处于一个走下坡路的状态。



在风格呈现上,三苏特曲的特点介于老全兴大曲和泸州老窖特曲之间。泸州老窖特曲窖香要浓郁一些,陈曲香没有三苏特曲浓郁,三苏特曲虽然陈曲香跟老全兴大曲相似,但高粱粮香和酱味并没有老全兴大曲明显。

旭水大曲产自四川省自贡市荣县,虽然旭水大曲不是53优质酒,但确实是四川省省优酒,旭水大曲高粱粮香比较突出,微带一丝糟味及酱味,酒体甜柔。虽然此酒是省优白酒,相比国优酒还是有点差距,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1、窖香复合香表现一般;2、陈曲香表现不足;3、糟香略微偏重,但果香表现不够。

其实旭水大曲窖香复合香表现不足,跟酒厂酿大曲浓香酒时间不长有关,酒厂60年代试制曲酒,73年正式生产大曲浓香酒,我品鉴的旭水大曲是83年的产品,老窖复合香表现当然不足。又由于旭水大曲运用的是中温曲,所以酒体曲香不足,而这也是旭水大曲整体风味偏单调的原因。

与旭水大曲一样,邛崃文君酒也是四川省优酒,不是53优质酒。文君酒的风格不同于上述四川浓香,80年代中期文君酒中有突出的炭烤味,酒体强劲有穿透力,并带有一点大麦曲的杏脯香。文君酒的这种特点其实跟工艺相关,80年代中期文君酒是糯谷为原料,大麦、小麦曲发酵而成。糯谷其实是糯米带谷壳一起发酵,由于谷壳被混蒸,所以酒体有浓郁的炭烤味,同时这样酿出来的酒,酒体强劲、爆口,但瓶存到现在,酒体反而不显软烂。相比之下,不少老酒瓶存到现在酒体显得内敛软烂。

90年代文君酒是高粱、糯谷为原料,大麦、小麦曲发酵而成,相比80年代中期文君酒,这一时期文君酒显得柔和一些。但相比糯高粱浓香酒,还是显浓郁强劲一些。



与文君酒一样,17大名酒沱牌曲酒也是高粱、糯谷为原料,大麦、小麦曲发酵而成,88年沱牌曲酒很好展现了老沱牌酒特点,相比91年文君酒,88年沱牌曲酒更显醇厚一些,口感更细腻一些。可能正是这点提升,使得沱牌曲酒获得了中国名酒称号。



其实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两款四川国优浓香酒我没有品鉴,分别是泸州三溪大曲、古蔺仙潭大曲,虽然这两家酒厂的浓香新酒我都品鉴过,但我还是很感兴趣他们的老酒特点。对于四川省优浓香,由于数量众多,目前没法逐一品鉴,我这里选择了两款比较典型的省优产品,分别是文君酒和旭水大曲。

说到四川省评酒会,有价值的是四川省第一届和第二届评酒会,第三届评酒会开始很多名酒没参评,且获省优酒过多,从这届开始,省优的含金量大大降低。四川省第一届评酒会于1963年举办,泸州老窖特曲、宜宾五粮液、万县太白酒、绵竹剑南春、邛崃文君酒获得省优浓香名酒。四川省第二届评酒会于1980年举办,五粮液、剑南春、泸州特曲、全兴大曲、万县太白、邛崃文君酒、泸州头曲、沱牌大曲、荣县大曲(旭水大曲)获得省优浓香名酒。而这也是我为什么在四川浓香名酒和国优酒之外,专门要品鉴文君酒和旭水大曲的原因。

说到这里,关于我对这些四川浓香老酒的品质理解,作为酒友及行业的您怎么看?欢迎在留言区留言,我们一同讨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