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转眼二月已经快过完三分之一了,春节假期结束了,学校也快开学了。每年这时候在医院门诊总能见到一些患上开学综合征的孩子。他们的表现主要是不开心、情绪不稳定、烦躁等,多数还伴随头晕、头疼、肚子疼、食欲差,甚至有的孩子还会发烧。 专家表示,这些症状其实是心理焦虑的一些躯体化表现,这时候千万不要武断地认为孩子是装病不想上学,他们是得了“开学综合征”。

开学综合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医生介绍,造成开学综合征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生活作息从悠闲迅速切换到忙碌;所处的环境从温馨闲散的家庭环境切换到严格规范的学校环境;第三个方面往往被大家忽视,其实对孩子来说大脑状态从放松状态切换到紧张的状态,会传导到躯体上产生头晕、肚子疼等这些不适感。

孩子患上开学综合征 家长应该怎么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身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李瑛: 给他准备一周左右的过渡期,可以形式上按照学校的作息来进行,但内容上可以松散一些,但是在安排上适当增加一些学习的任务,同时也会有一些闲散的文艺活动等。总之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让他从一个比较闲散的状态进入到稍微紧张的状态,然后再过渡到上学的节奏当中,这样的话会让他更快地去适应。

孩子出现抵触上学情绪或生理表现 家长该怎么办?

专家表示,这个时候家长千万不要一味指责和批评孩子,而要学会去解读孩子心理行为背后的“密码”。可以归纳为四个“心”:

一、在孩子面前“静心”。当孩子处在焦虑状态时,父母要稳定平和,这样会让孩子安全感倍增。

二、陪孩子“收心”。陪孩子一起制订新学期的学习计划,每天帮孩子完成一个小目标,让孩子找回学习状态。


三、助力孩子“强心”。家长平时可以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孩子感受到你相信他一定能行。这样也为孩子的“心理电池”续航储能。

四、帮助孩子“安心”。要告诉孩子,放假、开学是学习生活的大规律,要主动去适应它,用新知识、新技能充实未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