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美丽无锡建设大会暨新一轮太湖治理推进会召开,这是无锡市连续第十年以“农历新年第一会”的形式研究部署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无锡市以生态为题、行动作笔,巩固绿水青山优势,加快全面绿色转型,书写出了一幅浓墨重彩的绿色篇章。

浅湖深治

太湖水域水质稳定向好

2025年开年之际,无锡太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传来捷报:2024年,太湖无锡水域水质自2007年以来首次实现年度Ⅲ类,全年达到“良好”湖泊标准,创历史最好记录。这个历史之“最”是无锡切实推动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无锡样板”的有力印证。

太湖交出的这一答卷离不开无锡在生态治理方面的持续耕耘。在刚刚过去的一年,无锡深入推进太湖治理“1+9”行动方案,全面落实年度治太116项重点任务和204个工程项目,通过外源减量、内源减负、生态扩容、精准防控等一系列综合治理举措,以实际行动践行守护太湖碧波的初心和使命。


图源:无锡博报

除了对太湖无锡水域水质的治理,无锡还联手其他城市共同开展太湖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工作。无锡牵头与常州、苏州、湖州等城市建立“联合河长制”等联动治水新机制,并且促成长三角“两区六市”共建环太湖科创圈,探索湖底隧道、水上游船等联动发展新模式,加快迈向“一体共赢”。虽然无锡水域仅占全太湖的26%,但无锡始终坚持把太湖治理这个“国之大者”作为分内之事。

针对太湖生态环境整治的下一步目标,2025年,无锡排定了98项年度治太重点任务,以太湖、滆湖、蠡湖和入湖河道、游轮航道“三湖两道”,太湖、长江、大运河周边“三侧”为治理单元,突出太湖上游宜兴区域,系统梳理生活污染源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清淤、生态修复和支浜整治等工作。

污染防治

写在蓝天上的亮丽“答卷”

一直以来,无锡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取得不错的效果:2024年无锡PM2.5年均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6%,绝对值全省排名第2;优良天数比率达83.9%,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两项指标均为有监测数据以来最优水平。

针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无锡市深挖污染减排潜力,为市民“挣”来了头顶上的一片蓝天。餐饮油烟与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并称“城市污染杀手”,新吴区通过“码上洗”App实时查看辖区内663家已注册的餐饮商户油烟净化设备清洗情况,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闭环。

生态环境部门还联合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通过强化准入提醒、执法进社区等措施,化解违规餐饮单位“存量”难减、“增量”难控问题,让“烟火气”更清新。


图源:江苏治污攻坚

此外,无锡织密扬尘防控网,对建筑工地进行全面巡查。无锡经开区为有效控制工地扬尘污染,经开生态环境局联合建设局、执法监督局采取“白+黑”工作机制,在重污染天气管控期间,加强夜间巡查力度,组织工作人员对辖区内建筑工地进行全面巡查。重点督促工地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要求,加大对工地裸土覆盖、渣土车辆密闭运输、工地周边全封闭围挡等方面的检查力度。秋冬季以来,经开区累计出动900余人次,检查重点区域范围内65个工地。

绿色转型

低碳建设发展稳步向前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近年来,无锡坚持低碳转型发展,“绿色基因”正逐渐深入城市的各个角落。

在无锡大地上,一批批低碳企业、一个个近零碳园区如雨后春笋般迅猛生长,风电光伏、氢能储能、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茁壮发展。2024年8月28日,江苏首批以“零碳”为标签的特色园——朗新科技零碳产业园正式启用,探索数字化绿色低碳园区的队伍又添一名“急先锋”。


图源:无锡生态环境

同时,无锡淘汰落后产能,全力推进印染、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专项整治整合和超低排放改造,宜兴太湖一级保护区建成“无化区”。主城区重污染企业“清零”。在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厂区里,平均不到2分钟就能锻造一块钢板。在数智中心内,炼铁、炼钢、轧钢各环节的用水、用电、用气、用料实时数据一目了然。

无锡还瞄准“465”现代产业集群和“3010”重点产业链,积极探索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机制。锡澄水厂在水库上方建设光伏电站,为生活园区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无锡交响音乐厅屋面铺满了状似“龙鳞”的光伏板,可从各个角度迎合日光照射生产电力;无锡零碳科技产业园里,全省首个零碳能源共享e站可免费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电动汽车充电桩供电。

在2025年的工作中,无锡将继续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推进印染行业专项整治,打造“10+15”总体空间布局,实现印染行业“两减两提升”。

文/崔欣

资料来源:无锡发布、无锡博报微信公众号、江苏省水利厅、无锡治污攻坚微信公众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