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种昂 2024年,山东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86万亿元、增长5.7%,增速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这预示着继广东、江苏之后,山东将在2025年成为第三个跻身“10万亿GDP俱乐部”的大省。

10万亿元的山东如何更好地担起“走在前、挑大梁”的重任?2月5日,2025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山东省“新春第一会”给出了答案。

当日,山东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济南召开。在这次会议上,山东提出,要“以勇当排头兵的姿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标志性改革创新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记得在2018年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山东省召开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吹响了向高质量发展进军的号角。2022年8月,山东又首先获批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两次改革,一脉相承、相辅相成。改革创新重塑着山东经济发展的引擎。山东经济规模也持续踏上了8万亿元、9万亿元的台阶。正在迈向10万亿元的山东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带来怎样的改革创新实践?

按照2024年的增长势头,2025年山东经济总量将攀上10万亿元大关。继广东、江苏之后,山东将在这一年成为第三个跻身“10万亿GDP俱乐部”的大省。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还是“十五五”的谋划之年。山东既要保证“十四五”规划目标的顺利完成,也要为“十五五”蓄力,培育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作为北方重要经济增长极,山东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如何当好排头兵,承担起“大省挑大梁”的重任?

2月5日,2025年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会议传递了确定的信号:“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勇当排头兵的姿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锚定“走在前、挑大梁”的山东,将“改革”与“创新”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两大利器。山东省委书记林武指出,要切实增强勇当排头兵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把深化改革创新作为做好山东各项工作的“关键一招”,坚定不移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努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此次会议要求,扎实推进省委确定今年重点实施的92项改革任务,确保年内完成既定目标,并着重部署了十大重点改革:一是深化融资平台和城投公司转型改革;二是深化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改革;三是深化能源转型改革;四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五是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六是深化济青都市圈协同联动改革;七是深化城乡融合机制改革;八是深化制度型开放改革;九是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十是深化营商环境改革。

此次会议上,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国工业合作经济学会理事长张季作了辅导报告,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着力把握改革方法论特点、以改革助推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作了深入解读。

这种安排自有深意。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会议提出,要以观念更新引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

从重大改革的调研论证、方案制定和反馈、改革的推进和跟踪管控、改革评价机制的完善,最后以高质量发展实效检验改革成效等,离不开科学的方法论。所以会议提出,要以科学方法指导和推动改革创新行稳致远。“改革”与“创新”是一对“双胞胎”。改革为创新提供动力和空间,创新为改革提供支撑和引领;改革与创新协同发力,才能推动山东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让一切创新源泉在齐鲁大地充分涌流。这是山东“新春第一会”发出的热切呼声,也是郑重承诺。

一直以来,山东的改革之所以备受关注,一方面是因为山东经济体量大,是北方第一、全国第三的经济大省,在全国承担着“大省挑大梁”的重任;另一方面,山东因其地理位置、产业结构被称为“中国经济的缩影”,承担着为全国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探路的重担。

为了能充分动员全省上下,确保改革任务年内完成既定目标,此次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在山东大厦设主会场,山东省有关部门(单位),各市、县(市、区)设分会场。同时,与改革相关的山东省委组织部、省委金融办、省委科技办、省政府办公厅、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单位负责人详述了改革创新具体实施路径。“大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是山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首要方式。针对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存在的问题,山东省委科技办负责人表示,一是聚焦“不敢转”,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山东将制定科技成果转化16条措施的配套实施细则,遴选一批高校院所在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赋权改革、“先使用后付费”等方面先行先试。二是聚焦“不会转”,塑强“山东科技大市场”体系。山东将完善科技大市场运营机制,支持各市建设分级市场、专业化市场,常态化开展“山东好成果”发布、融资路演等活动,推动成果与企业精准对接。

山东将工业经济列为“头号工程”。山东省工信厅负责人表示,在深化实数融合改革创新方面,山东省将重点放在壮大数字核心产业、优化企业组织形态、培树产业发展模式、构建支撑服务体系上。山东省将加快数字经济立法,出台工业经济头号工程、数字经济跨越引领等行动方案,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技改专项再贷款等政策,推动实数深度融合。

作为全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统筹部门,山东省政府办公厅改革创新的“主攻”方向是,下一步,将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总牵引,坚持数字化、平台化、标准化、精准化,塑强“民事无忧·企事有解·政事高效”服务品牌。

山东省当前着力推进的改革事项,既是改革的重点,也是改革的难点。因此,任何一项改革在山东取得突破,都可能带来全局性的溢出效应。

比如深化能源转型改革。根据2025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山东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1.15亿千瓦,占比历史性超过煤电。在2月5日的会议上,山东省发展改革委提出,持续深化能源转型改革创新,强机制、激活力,高水平打造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为全国能源变革蹚出山东路径。

而在具体改革举措方面,山东也先行一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源网荷储一体化是促进新能源开发、消纳利用、产业培育协同贯通的关键之举。山东省已在全国率先推出绿电直连、绿电交易、虚拟电厂、分布式自发自用4类方式,模式最全、路径多元。

山东计划拿出更多优质资源,推动民营企业以独立开发、投资联合体等方式,全面参与新能源项目建设,今年上半年再启动500万千瓦陆上风电竞配,提高民资入股比例,带动全年能源领域投资完成2000亿元以上。


种昂经济观察报记者

山东新闻中心主任
关注石化、钢铁、机械制造以及山东地区区域新闻报道,擅长公司新闻分析、人物特写、深度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