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0
2月5日,长三角各地召开2025年“新春第一会”。这一会议通常安排在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各地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围绕经济增长、产业升级、项目投资、营商环境优化等核心议题展开部署,明确全年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那么,长三角各地的“新春第一会”释放出哪些信息?今年又更侧重于哪些领域呢?
在“新春第一会”上,上海发布优化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这已是上海连续第八年在新年开篇吹响优化营商环境的号角。新版方案特别强调“提升企业感受”,推出一系列让经营主体可感可及的务实举措,将普惠性惠企政策全面纳入“免申即享” 服务范围;还提供“政策体检”“开餐馆”等主题式服务,一揽子给出该主题涉及的全部政策。
上海社会科学院区县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现代服务业研究院执行院长陈建勋认为,这一次把企业的感受度作为衡量标准,意味着政府正从政策的供应端逐步转向满足企业的需求端,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强调企业的感受度,就是强调政府将企业定位为政策的用户,这是一种治理思维的革新。强调企业的感受度,同时也促使政府部门,尤其是监管执法部门和行政审批部门,加强政策的协调性,让企业少跑腿,降低企业的隐性成本。有调研显示,不少中小企业对政策没有感知,或者觉得政策难以操作。由于政策的专业性日益增强,政策语言愈发复杂,很多中小企业实际上缺乏解读能力。陈建勋建议,科协、工业经济联合会、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等协会,应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安徽的“新春第一会”聚焦科技创新。已明确提出“推动经济总量在全国往前赶”“经济增速在长三角往前赶”“省辖市经济总量在全国往前赶”三个目标的安徽,紧紧抓住新质生产力这个关键,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浙江的核心任务是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其中也提及创新浙江以及因地制宜快速发展新质生产力。
江苏“新春第一会”也强调了科技创新,同样凸显对创新驱动的高度重视,常州和盐城的“新春第一会”还配套出台了新的行动计划和人才激励机制等。
陈建勋认为,长三角地区产业基础雄厚,产业链完整,这既是优势,同时也存在问题。各地都在打造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招商引资时都致力于补链、强链、延链。科技创新往往围绕产业展开,所以如何分配科创资源成为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人才问题。此次DeepSeek横空出世,其核心团队来自国内985、211院校培养的人才,团队中没有“海归”,这表明人才使用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看看新闻记者: 陈怡
编辑: 陈怡
责编: 赵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