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20,上海广播电视台大型环保公益纪实节目、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市重大文艺创作资助项目——每日鲜语《一路前行》第二季第六期将于东方卫视播出。胡歌、袁弘和“科普向导”张辰亮继续在涠洲岛开展环保行动。涠洲岛风景秀美、旅游业发达,但大量的垃圾给岛民和游客带来了许多困扰,本期环保行动者们将一同探究,面对海岛垃圾,普通人都可以做些什么?
用“垃圾”换“咖啡”
真挚环保理念打动众人
由于洋流影响,涠洲岛的海滩上经常堆积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垃圾,胡歌、袁弘和小亮在海滩上捡垃圾,一路捡一路辨认这些垃圾的“原产地”,开启环保“赶海”新模式。随后,他们带着垃圾来到可以“凭2.5kg垃圾换一杯咖啡”的环岛咖啡馆,在这家咖啡馆里,捡垃圾、环岛步行、环保宣传等多种方式都能换到咖啡。店主张英亮表示,自己一家四代都是岛上的原住民,小时候经常能看到海龟到沙滩上产卵、近海的珊瑚礁比房子还要高,如今涠洲岛的生态环境大不如前,他推出一系列“环保行动换咖啡”的规定,就是想回馈这座小岛,希望能唤起更多人的环保意识,让涠洲岛变得更好。
随后,环保行动者们来到涠洲岛上的一家生态农场,这也是岛上的“零废弃探索行动示范基地”。胡歌等人在中国农大专家李彦明教授的指导下,主动上手学习堆肥技术,李彦明教给众人的“肉夹馍堆肥法”,让小亮看完直呼是自己见过最有效的堆肥方式,这种堆肥法的诀窍是什么?环保行动者们还在果园里收集废弃的火龙果作为堆肥原料,把掉落的果实堆肥成为养料,还于土地,形成正向循环,就是生态农场实现“零废弃”的关键。这种模式也让胡歌感慨:“循环往复、生生不息,这才是大自然原本该有的样子。”
胡歌袁弘成临时“客服”
“零废弃”民宿是如何运作的?
在生态农场学习堆肥的过程中,胡歌等人遇见了北海民间志愿者协会的会长许海鸥,她是涠洲岛环保堆肥行动的主要推动者。五年前她发起了“共创零废弃海岛”项目,倡导居民们实行垃圾分类、用厨余垃圾堆肥,期间也多次邀请李彦明教授给孩子们讲课,进行科普宣传。尽管在实际推行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阻力,但许海鸥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方式推行零废弃项目,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多家“零废弃民宿”、“零废弃餐厅”在岛上兴起,李彦明表示,这项行动最理想的状态是希望家家户户都能参与,实现城乡之间的循环。
经营一家“零废弃”民宿需要做些什么?环保行动者们怀着好奇来到一家“零废弃”民宿。民宿老板徐小宸介绍,他们会为旅客免费提供可重复使用的赶海工具,减少“用完就扔”的情况,并在每个房间放置分类垃圾桶和提示牌,告知旅客记得“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等,民宿周围也设置了环保堆肥箱,分类后的垃圾会进行堆肥成为种花、种草的养料。此外,“零废弃”民宿不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和餐具,为了保证旅客的入住体验,徐小宸总会提前联系旅客说明这一情况。胡歌袁弘听说后自告奋勇,成了民宿的临时“客服”,轮流打电话跟旅客沟通,提醒他们自备洗漱用品,旅客接到电话后会有何反应?
从咖啡馆、到农场、再到民宿,涠洲岛的人们从自己擅长的领域出发,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零废弃”生活,保护环境不再是口号或者负担,而是融入在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胡歌表示,环保可以是一门生意,也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甚至可以是一种时尚——“因为你对这个世界很友好、你的认知很超前,这当然是一种时尚。”
更多精彩,今晚20:20锁定东方卫视《一路前行》第二季,跟胡歌、袁弘、小亮一起探索“零废弃”行动。
解锁更多精彩视频↓↓
今晚20:20
《一路前行》第二季
只有了解 才会热爱
强势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