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或许都有情绪起伏的时候,时而开心,时而难过。可你知道吗?情绪的大幅波动也可能是双相情感障碍的早期发病信号。
今天,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双相情感障碍,认识它那些容易被忽视的早期症状。
双相情感障碍早期症状包括哪几方面呢?
1.情绪症状
今天还兴高采烈,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明天却陷入深深的绝望,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这种情绪的急剧转变,常常毫无预兆,让人措手不及。
研究发现,情绪症状在双相障碍早期表现比较突出,依次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抑郁情绪、思维联想快、烦躁、易激惹、焦虑。
可见,情绪不稳定是双相障碍发病的最强危险信号。
2.认知损害
有些人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深入思考问题。
有些人记性变差,经常记不住钥匙放哪,刚打完电话就忘了说了什么......
有些人反应迟钝,对周围的事情漠不关心并毫无兴趣。
研究发现,双相障碍的高危人群(如有双相障碍家族史的人、有酗酒或药物依赖的人、经历情感波折的人等)在未患病阶段已存在认知功能的异常,主要表现为注意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认知转移能力、执行功能等方面的损害。其中,注意力难以集中,在双相障碍早期症状中发生比较多。
另外,首次躁狂发作的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程度轻于多次躁狂发作的患者,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加,认知功能受损的程度逐渐加重。
因此,当身边亲朋好友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或工作能力下降时,应及时辨别,警惕是否与疾病早期症状有关。
3.行为异常
有些人本来性格偏内向,温顺,低调,突然变得能说会道,爱交朋友,总是请客吃饭。
有些人本来不爱活动,突然变得难以安静,不断计划,整日忙碌。
有些人本来很安静,突然爱开玩笑,作弄他人,搞恶作剧。
任何精神障碍都可能表现为行为异常,所以,当我们发现身边人有异于平时表现的行为,一定要用心观察,及时就医。
4.物质滥用
双相障碍早期症状还会出现物质滥用现象,无论是躁狂发作还是抑郁发作。
本来不抽烟、不喝酒的人突然抽烟或喝酒,或者原本有这些习惯的人抽烟量、饮酒量明显增加,甚至有些人接触毒品,这些都可能预示着疾病的发作。
5.其他症状
研究发现,双相障碍早期症状除了上述症状外,还有其他的一些表现,如饮食异常、性功能异常、睡眠异常等。
躁狂发作早期出现食欲改变的比例为20%,通常是食欲增强;抑郁则相反,常表现为食欲下降。当然,不典型抑郁的患者也可表现为食欲增加。
躁狂发作早期出现睡眠障碍的比例为17%,通常是睡眠时间减少,没有疲倦感,没有睡意等;抑郁发作的早期出现睡眠障碍的比例为10%,通常是早醒(比平时早醒2~3个小时),醒后不能再入睡。
这些症状看似平常,却可能是双相障碍的早期信号。如果发现自己或身边人频繁出现上述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尽早进行早期干预。
早期干预方法
1.心理治疗
研究发现,给予针对性的个人或团体心理治疗是早期干预的方法之一。包括个人心理教育治疗、群体心理教育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
2.神经保护剂--必需脂肪酸
对于双相障碍早期的高危患者,可使用神经保护剂进行早期干预,最常见的是必需脂肪酸。
研究表明:ω-3补充剂对情绪和认知能力有针对性的调节作用。ω-3脂肪酸可以帮助缓解双相障碍的抑郁症状。
3.情感稳定剂
越来越多的双相障碍早期预防研究认为采用情感稳定剂是有效的方法。
另外,有研究发现,接受锂盐治疗能有效稳定情绪,预防病情复发,进而降低发生自杀行为的风险(双相障碍患者自杀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0倍,25%~50%患者有过自杀行为,11%~19%自杀身亡)。
4.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服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能有效改善情感症状,研究显示,奥氮平、喹硫平能有效治疗急性躁狂发作。喹硫平和碳酸锂对预防躁狂发作非常有效。
双相障碍早期症状多种多样,但并不是所有的早期症状都会发生一个人身上。如果怀疑自己或身边人患有双相障碍,不要犹豫,及时就医,一旦确诊双相情感障碍,需尽快接受并配合治疗。
参考资料:
[1]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psy/article/PIIS2215-0366(18)30511-X/fulltext
[2] 陆林.沈渔邨精神病学(第6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3] 王中刚,魏辰,曹玉英.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前驱期症状特点及早期干预的相关研究进展[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4,41(4):4.
[4] 黄云波,周颐.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前驱期特征及早期干预的相关研究进展[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21,30(10):195-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