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也就是中医所说的“不寐”,病位在心,还与肝胆、脾胃、肾脏密切相关。失眠的病因较为复杂,大体的框架是“阳不入阴”,就是阳气不能潜藏在“阴”里面。

从表现上来看,主要有睡眠浅、入睡难且心烦、多梦易醒、夜里醒来伴有惊恐、入睡时伴有胸闷胁胀等。


针对以上不同的表现,中医给出了对应的中成药进行调理。如果你也存在相同的问题,这些方法在关键时刻能助你一臂之力。

睡眠浅

阴虚火旺、津液亏虚

表现:这类人往往伴有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舌生疮、腰膝酸软、乏力等症。

阴虚火旺会导致体内虚火旺盛,阴液不足,影响睡眠质量,出现睡眠浅、多梦等情况。

此外,津液亏虚也是导致阴虚火旺的一个因素,津液不足会影响体内脏腑的调节功能,进一步加剧阴虚火旺。

中成药调理:大补阴丸


大补阴丸,出自《丹溪心法》,根据朱丹溪“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理论创制,可滋阴降火,主治阴虚火旺证。

全方君臣佐使,滋阴与降火并用,是治疗阴虚火旺导致睡眠浅的有效中成药。

入睡难且心烦

心肾阴虚

表现:入睡极为困难,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思绪纷杂。心烦意乱,难以平静,甚至会出现心悸怔忡,感觉心脏跳动异常,心中不安。

当心血亏虚,肾阴不足之时,心神得不到充足的滋养,虚火就会上扰,出现入睡困难,伴有心烦等问题。调理这类情况,就要以补充心肾之阴血,消除虚热为主。

中成药调理:天王补心丹


天王补心丹,来源于元朝的《世医得效方》,适用于治疗心肾不足、阴亏血少所致的虚烦心悸、睡眠不安,有补心安神、滋阴清热的功效。

可以改善因心肾阴虚导致的入睡难且心烦的睡眠问题。

多梦易醒

心脾两虚

表现:睡眠质量极差,每晚多次醒来,醒来后难以入睡。同时,还伴有心悸健忘,精神疲惫,食欲不振等症。

入睡时总是多梦,容易醒来,这种情况主要与心脾两虚有关。心主神明,脾主运化,心脾两虚则气血不足,不能濡养心神,就会多梦易醒。

中成药调理:归脾丸


归脾丸能益气补血,健脾养心,通过调理心脾功能,补充气血,从而改善多梦易醒的睡眠障碍,能让睡眠更安稳。

临床中,主要用于治疗心脾两虚引起的失眠证。


夜里易醒且伴有惊恐

心胆气虚

表现:睡眠时容易突然惊醒,醒来后会感到惊恐万分,心中害怕,甚至伴有心慌心跳加速等症状。

这种表现是典型的心胆气虚之证。当人体心胆之气不足时,心神会失于安宁,胆气不能决断,就会在夜里惊醒。“不寐”就是心胆气虚最典型的表现之一。

中成药调理:安神定志丸


安神定志丸专为心胆气虚之证而设立。全方以安心神、补心气为主。

诸药配合,能补益心胆之气,镇静安神,让心有所归,胆有所断,从而缓解夜里易惊醒且惶恐的情况发生。

失眠兼胸闷胁胀

肝郁气滞

表现:入睡困难,而且睡眠过程中容易醒来,还会感觉胸闷不适,胁肋部胀满疼痛,常常叹气,情绪抑郁或烦躁易怒。

提到情志问题,很多人都会想到“肝”。肝气不舒,肝气郁结,郁结则气滞,气郁就会化火,上扰心神,从而引发失眠。

调理此类问题要以疏肝理气,柔肝养血为原则。

中成药调理: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散可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使肝气条达,气血通畅,心神得安,进而能改善因肝郁气滞导致的失眠及相关症状。

临床中,用柴胡舒肝散加减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症,有效率高达89.9%。

参考文献:
[1]谢钦达. "加减大补阴丸治疗中老年失眠症50例." 浙江中医杂志 (1996).
[2]朱振华. "天王补心丹治疗失眠50例." 陕西中医 2(2013):2.
[3]俞建良. "归脾丸治疗失眠症20例."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4]张起华. "从心胆气虚论治失眠的研究." 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
[5]屈沂. "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失眠30例." 中国民间疗法 23.5(2015):1.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