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开学越来越近,
您家娃有没有“和被窝难舍难分,
和电脑藕断丝连,
和电视依依不舍,
和手机形影不离”?
开学后,有的孩子还可能出现
上课走神、记忆力下降、食欲不振、
发脾气和失眠等状况。
家长们要注意啦,
这可能是遭遇了“开学综合征”。
“开学综合征”有哪些具体表现?
家长该怎么帮助孩子挺过这个难关?
收心有方,开学不慌!
“开学综合征”不可怕,
送您这份“收心礼包”,
一起击退它!
一开学就生病
“开学综合征”有啥表现?
每年开学前夕和刚刚开学的一两周内,总能在门诊见到不少患上“开学综合征”的孩子。
他们不仅仅是表现为情绪上的不开心、不稳定、烦躁等,多数还伴随着头晕、头疼、肚子疼、食欲差,甚至有的孩子表现为发烧。
专家表示,这些症状其实是心理焦虑的一些躯体化表现,这时候千万不要武断地认为孩子是装病不想上学。
“开学综合征”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医生介绍,造成“开学综合征”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生活作息从悠闲迅速切换到忙碌;
二是所处的环境从温馨闲散的家庭环境切换到严格规范的学校环境;
第三个方面往往被大家忽视,对孩子来说大脑状态从放松状态切换到紧张的状态,会传导到躯体上产生头晕、肚子疼等这些不适感。
孩子有抵触上学的情绪
家长应该怎么办?
专家表示,这个时候家长千万不要一味指责和批评孩子,而要学会去解读孩子心理行为背后的“密码”。可以归纳为四个“心”:
一、在孩子面前“静心”
当孩子处在焦虑状态时,父母要稳定平和,这样会让孩子安全感倍增。
二、陪孩子“收心”
陪孩子一起制订新学期的学习计划,每天帮孩子完成一个小目标,让孩子找回学习状态。
三、助力孩子“强心”
家长平时可以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孩子感受到你相信他一定能行。这样也为孩子的“心理电池”续航储能。
四、帮助孩子“安心”
要告诉孩子,放假、开学是学习生活的大规律,要主动去适应它,用新知识、新技能充实未来。
孩子患上“开学综合征”
家长应该怎么做?
专家建议,如果孩子出现“开学综合征”,家长不用过度紧张,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增加孩子的安全感,以免将自己的焦虑紧张情绪传递给孩子,加重孩子的焦虑,同时积极帮助孩子进行正面引导及生活习惯调整。
1、减少玩电子产品时间
练习深呼吸或冥想,让身体放松,减少压力激素的分泌。建议孩子在开学前一周,利用这段时间调整作息时间,把生物钟适当提前1~2小时,逐渐适应早起早睡的节奏,同时减少玩电子产品的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2、多吃纤维丰富的食物
保持均衡饮食,避免油腻或刺激性食物,为肠道创造一个友好环境。注意饮食均衡,可多吃纤维丰富的食物。
3、一起多进行户外运动
适当的户外运动有助于释放压力,调节身心状态。家长可以适当陪伴孩子多开展户外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压能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编辑 孟猛 综合 央视新闻、上观新闻、澎湃新闻、光明网、华商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