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家人胜似家人。虽然大家来自天南海北,但坐在一起吃饭就算是团圆了。”谈起今年春节最难忘的事情,外卖员蓝启旺印象最深的是除夕那天的年夜饭。
来自五湖四海的“家人”围坐一桌共享团圆之乐。受访者供图
当晚,宝安区西乡街道固戍社区一主干道两边的店铺几乎都关门了,路上行人三三两两,但紧挨着社区外卖配送站点的便利店灯火通明,人声鼎沸。蓝启旺和站里几个留深过年的外卖小哥,与便利店老板父子共享这顿临时组织的“家宴”。桌上的羊肉火锅热气腾腾,围坐的人们用着融合不同乡音的普通话,相谈甚欢。
便利店老板未营举是这顿年夜饭的“号召者”。5年前,他举家从河南来到深圳发展,每逢春节都会回老家过年。去年年底,未营举和妻子在社区里开了一家便利店,虽然是新店,但因为热情、诚信经营,便利店已经成为附近居民的“心头好”,有的居民买瓶酱油都要特意走几个路口来这里。
紧挨着便利店的是一家外卖站点。外卖小哥每天从这里进进出出,为人们送上一口热餐食。外卖小哥们都喜欢往便利店跑,一来二去,未营举和他们熟络了起来。
今年春节,未营举的妻女回老家,自己和儿子留深看店。得知好几个外卖小哥都不回老家过年,未营举决定把大家都叫到一起吃年夜饭。“大家在外打拼了一年都不容易,张罗一顿饭也不费什么功夫,就希望大家开开心心的。”未营举说。
十斤羊肉、六斤牛肉……当天一大早,未营举便为这顿“家宴”忙活起来,儿子则在一旁打下手。16时左右,外卖小哥陆续送完最后一单回来,还没来得及脱下工服就跟着张罗起来。18时,便利店门前临时支起的餐桌上满满当当,羊肉火锅、麻辣牛肉煲热气腾腾的。“新年快乐!”全员到齐后,大家举杯高呼,开始品味这顿年夜饭。
饭桌上,未营举父子与外卖小哥聊起了家常,他们来自广东、广西、贵州、湖南、河南,操着各自的家乡话,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着彼此的故事和经历。未营举还提醒外卖小哥们要注意身体和安全。天色渐晚,团圆的氛围不断升温,来自五湖四海的他们就像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团圆之乐。
实际上,这般暖“新”之举在固戍社区已蔚然成风。固戍社区特别成立流动党员和新就业群体服务联合会,举办“每月一聚”暖“新”茶话会,让骑手小哥在内的新就业群体成为又一基层治理力量,也作为监督社区工作的一股力量。新春期间,固戍社区的暖“新”服务不打烊,将实际行动化作涓涓暖流滋润“新”心。
采写 | 深圳晚报记者 黄馨莹 通讯员 仇宇升
编辑 | 余凯扬
— 深小晚特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