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晓慧
随着春节长假的结束,不少上班族、学生党正面临着一种被称为“节后综合征”的困扰。由于假期生活节奏、环境和心理状态的突然改变,出现了疲劳乏力、睡眠紊乱等身心不适症状,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中级心理治疗师高传霞透露:“春节过后这几日,前来咨询问诊和拨打心理热线的人数明显增多,主要产生原因是假期中人们的生活规律被打乱,过度娱乐、饮食不节制等。”
据了解,节后综合征不仅会导致工作效率大幅下降,注意力涣散、动力不足,进而造成工作拖延或错误率上升;还会使人际关系变得紧张,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引发与同事、家人之间的摩擦。从健康角度来看,长期未调整过来可能诱发慢性疲劳、免疫力下降,甚至加重焦虑症或抑郁症。
针对节后综合征,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中级心理治疗师高传霞给出了专业建议:“渐进式调整作息,提前1—2天逐步恢复日常作息,避免熬夜或过度补眠,通过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改善睡眠质量。任务管理与目标设定,将工作分解为小目标,优先处理简单任务以重建信心,使用“番茄工作法”提升专注力,避免多线程工作。使用情绪调节技巧,正念冥想,每日5—10分钟呼吸练习,缓解焦虑情绪,与亲友分享感受,减少心理孤立感。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增加富含维生素B和Omega-3的食物(如坚果、深海鱼)。也可整理办公或居住环境,通过“断舍离”降低视觉压力。”
节后综合征是多数人可能经历的短期适应障碍,通过科学的自我管理与心理调适,通常可在1—2周内缓解。关键在于接纳情绪波动,避免自我苛责,并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重建生活秩序。若症状持续加重,需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