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药智医械
两地开启5类耗材集采协议采购量确定工作,外周血管介入领域大降价来袭。
01
24省联盟,节约资金过亿
2月6日,四川省、山西省发布通知,宣布开展甘肃省牵头外周血管介入类微导管等五类医用耗材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产品的协议采购量确定工作。
图片来源:四川省药械招标采购服务中心
图片来源:山西省药械集中竞价采购网
根据两省发布的通知,采购量分配规则具体如下:
1.按规则一中选和不足三家磋商撮合中选的,各竞价单元内中选价与最低中选价比值不高于1.1倍的,保留医疗机构上报的100%意向需求量。并以此为基准,中选价梯次每高10%,(不足10%按10%计算)分配采购量按基准降低5%,直至分配量的85%。
2.按规则二中选的,医疗机构上报的70%意向需求量作为分配采购量。
3.按规则三中选的,医疗机构上报的40%意向需求量作为分配采购量。
4.剩余量由以上三条待分配量和未中选产品的100%意向需求量组成。
5.剩余量的30%由医疗机构在规则一中选的企业中自行选择,其余剩余量由医疗机构在所有中选企业中自行选择。
采购量具体分配表
图片来源:四川省药械招标采购服务中心
注:如出现小数则向上取整至个位
填报时间安排为:医疗机构分量时间2025年2月6日—2月12日;医保部门审核截止时间2025年2月16日。
据了解,本次集采为甘肃省牵头的5类外周血管介入类耗材省际联盟集采,纳入了微导管(含套装)、微导丝、明胶海绵、栓塞胶、栓塞微球等产品。联盟由甘肃省、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24个省(市、自治区、兵团)组成,中选结果已于1月17日发布。
据报道,本次集采中,企业中选率达到100%,产品中选率达到98%,平均降价达62.21%。按首年约定采购量和联盟省份平台最低挂网价计算,将为联盟省份节约资金10.02亿元。
02
外周介入集采加速
2024年,介入类耗材集采提质扩围加速,从国采到部分地区单独采购,外周血管支架、颅内支架、取栓支架、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等多款产品实现降价。其中,外周血管介入领域集采成果尤为显著。
第五批高值耗材国采纳入了外周血管支架,分为下肢动脉支架、非下肢动脉支架、静脉支架共3类,需求量达25.8万个;本次集采最低中标价达到2280元,降幅超过50%。
此外,河北牵头的血管介入联盟集采已于2025年1月22日公示拟中选结果,涉及4类血管介入耗材,共有27省参与采购,该集采项目也是2024年七大全国联采项目之一。地方层面,安徽开展了颅内支架、取栓支架、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类耗材省级单独采购……
据了解,外周介入类耗材行业起步较晚,整体尚处于发展初期。此前,该行业中部分品类的国产率不足5%,如外周血栓抽吸导管、血管闭合器、外周栓塞弹簧等多种产品,基本被海外品牌所垄断。近年来,随着国内品牌频频取得技术突破,以及耗材集采常态化、制度化趋势加剧,外周介入行业已朝着国产替代方向发展。
据QYResearch调研显示,2023年全球外周血管介入产品市场规模约为96.25亿美元,其中中国占全球市场份额为9.74%(约67.5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六年中国市场复合增长率为11%,快于全球增速。未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患病率上升,血管介入类等耗材的需求量持续提升,国产企业有望获得进一步增量。
03
结语
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同时也仍将是耗材集采大年。2021年发布的《“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全民医疗保障发展主要指标为:“集中带量采购品种,到2025年达500个以上,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品种达5类以上。聚焦临床使用量较大、采购金额较高、市场竞争较为充分、适合集采的品种。”
2025年,耗材集采将迎来哪些变化,可拭目以待。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做分享,文章中观点仅代表原平台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如若本文有与贵平台发布原创内容有重合之处,或未经授权使用,系原平台行为,本平台仅转载。您可以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文章,我们会立即响应!
#2023年中国MRI报告
#2023年中国CT报告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2
#中国医院信息状况调查2021-2022
#医用超声#内窥镜#监护#心脏电生理#康复#生殖健康#口腔#医美#家用医疗设备领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