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医生好技术送到家门口;分级诊疗升级,急慢分治高效便捷;高效绩效考核体系;看病费用降,服务质量升;引进“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康复大大加速......近年来,漳州市卫生健康委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在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培育深化医改模式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打造出了具有示范意义、可复制推广的“漳州样板”。

01、引进优质资源 家门口享高端医疗

“漳州市卫生健康委一直致力于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百姓,通过与顶尖医疗机构合作,实施一系列提升计划,就是要让漳州人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漳州市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科科长陈徐昇介绍。


为此,漳州市卫生健康委运筹帷幄,统一协调指挥,全业态实施漳州市政府制定的“圆山计划”,促成漳州市医院牵手北京协和医院、漳州市中医院携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漳浦县医院与福建省协和医院战略合作。各县级医院也纷纷与省内外知名专科医院结对,通过建立联合诊疗中心、远程医疗会诊、选派专家开展定期坐诊带教、人才进修等方式,全业态全方位提升本地医疗技术水平与服务能力。

截至2024年12月,漳州市共引进367名名医、设立153家“名医工作室”,并与高校、科研机构广泛合作。2024年7月,漳州市医院一位疑患嗜铬细胞瘤的患者,通过远程会诊得到北京协和医院多学科专家精准诊断和围手术期方案指导,成功进行肿瘤切除手术,此后医院在该类疾病处理能力上稳步提升。

02、分级诊疗升级 急慢分治高效便捷

漳州市立足居民就医需求,为达成医疗服务水平与分级诊疗质效双提升的目标,建成11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4个城市医疗集团。这些医共体和医疗集团以数据等资源共享、人才流动、技术帮扶为核心,将各级医疗机构紧密联系在一起,极大地提升了区域内医疗服务的协同性与整体性。同时,漳州市大力整合医疗急救资源,构建起了一个快速响应、高效运转的急救网络,确保患者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得到专业救治。东山县铜陵镇中心卫生院医生林晓峰感慨道:“通过医联体的帮扶,我们有更多机会参加培训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以前遇到一些复杂病症只能干着急,现在有上级医院的支持,心里有底多了。”

2024年8月,漳州市中医院心血管科主治医师苏宝连在漳浦县长桥卫生院坐诊时,成功对两名急性心梗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并及时转诊。患者术后回到当地后,就在基层医院定期随诊,病情稳定。这实例,体现了漳州分级诊疗体系下,医疗资源合理调配与高效协作的优势,使急危重症患者能在基层首诊急救、及时转诊,稳定后又能在基层持续获得专业诊疗服务,让分级诊疗在守护民众健康中发挥非常好的作用。

03、革新绩效体系 重塑医疗格局

在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漳州市卫生健康委深知优质医疗资源合理布局是基础,而提升公立医院自身运营效率与质量则是关键。为此,漳州市卫生健康委着力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

在费用管控与支付改革方面,漳州注重降低医疗收入增长率、门急诊人次均收费水平增长率、出院患者次均医药费用增长率,提升医务人员医疗服务性收入占比。漳州市持续落实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平均降幅达58%,并稳步推进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辖区符合条件开展住院服务的186家医疗机构全部实行DIP付费(DIP付费全称为按病种分值付费),覆盖率表现优异。同时,漳州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强化医保电子凭证应用,实现市外就医“一站式”刷卡结算。目前,群众对公立医院满意度高达 98.82%,医改评价成绩斐然。


▲漳州市医院便民门诊服务中心

在综合绩效管理体系建设上,漳州市级医院构建起覆盖绩效评价、监测分析、管理促进三个层面的体系,并以九个“一”为主要抓手,通过一套多层次综合绩效评价体系,突出公益导向、以质为先,将绩效管理导向贯彻到医院各层级;一套涵盖业务运行、诊疗能力、安全质量、资产运营、成本管控、科研创新六个维度指标的综合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实现多维度引导医院发展;一个基于大数据的监测评价与促进平台,涵盖多领域功能模块,达成“一网统管、一屏观医”,推动医院管理专业化、精细化、科学化;定期举办“深化医改成效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促进医院间相互学习;一套职责清晰的推进调度机制,实现市县联动、县域协同;一个数据质量校验规则与核对系统,筑牢智慧管理数字底座;一份指导意见,引导市级医院完善综合绩效管理架构;一份深化内部考核与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激发医务人员内生动力;一套持续改善工作机制,推动医院构建环环相扣的绩效管理制度。这一系列举措全方位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04、从传统到智能医疗技术 迈向精准时代

绩效体系革新成效初显,漳州医疗技术创新同样也乘势而上。在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进程中,漳州市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敢的行动力,从传统医疗模式中破局,大步迈向智能精准医疗新时代,为患者带来更优质、前沿的医疗体验。

传统骨科手术多依赖医生经验,存在精度有限、创伤大等问题,漳州市中医院在骨科领域迈出关键一步,通过引进“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以下简称“天玑”),引领骨科诊疗步入精准化、微创化、智能化新时代。“天玑”作为全球唯一一款骨全科机器人,能精准导航辅助骨科手术,实现精准定位,精度达0.04毫米,大大降低手术难度与失误率,其凭借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为患者带来福音。漳州市中医院在“天玑”的辅助下,现已成功开展了脊柱骨折复位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腰椎微创融合、脊柱侧弯矫形等复杂高难度手术近600台,让患者术后下地行走时间从三个月缩短为三天,让越来越多的骨病患者享受到人工智能辅助下精准医疗带来的福利,持续推动着漳州市骨科医疗水平迈向新高度。


▲漳州市中医院骨科团队在“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下开展手术

在微创手术领域,传统方式同样面临挑战。漳州市医院和漳州市中医院引进的高清电子消化内镜系统,全面拓展微创技术应用,增加多种微创术式,为微创治疗带来革命性变化。该系统凭借超高分辨率成像、电子染色与窄带成像技术、操作灵活及实时图像传输存储功能,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等微创治疗提供清晰视野与有力引导。一位患有早期消化道癌的患者,在漳州市医院内镜中心通过先进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完整切除病变组织,避免了传统外科手术的大创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不受影响,真正实现了早癌的微创治疗。

05、医改成效显著 综合实力跃居全国前列

凭借多维度、全方位的深度改革举措,漳州市医改成效显著,在全国范围内脱颖而出。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对全国多地医改成效进行综合评测,漳州市凭借科学有效的改革策略,在关键指标上表现优异,成功跻身全国医改综合评价第一梯队,位居全国前列。这一成绩充分彰显了漳州医改策略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标志着漳州医疗综合实力实现质的飞跃,为后续改革的深入推进注入强大动力。

未来,漳州市卫生健康委将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培育出具有漳州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模式,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经验,让“漳州样板”持续发光发热,为更多地区的医改工作提供借鉴。

来源:中国网、漳州市卫健委

您若有什么想法或建议,

欢迎留言交流!

《漳州楼市情报》公众号栏目推荐

责编:漳州楼市情报 整合编辑

免责声明:图文版权归属原作者,文章内容及图片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楼盘信息有效期:发布之日起7天内(面积为建筑面积)

特别说明:各楼盘文章中所涉及学校施教区划分,均以当年教育局公布为准,不做任何承诺。

- End -

微信最新改版

没有“星标”和“在看”

会找不到我们的动态

快把“漳州楼市情报”设个星标

快人一步获得漳州楼市最新动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