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寻医 · 病情实录

时值2024旧历年年末,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马雷主任接诊了一位安徽宿州的肺结节患者。刘大爷今年68岁了,因为平时没有规律体检的习惯,长期忽视了对自己身体的关注,导致近期在外院的一次常规性体检中发现左肺下叶部分实性结节,大小约18×11mm,形态欠规则,边界尚清。双肺少许小结节影。慢性支气管炎伴发局部纤维化改变。

焦虑不安的刘大爷赶紧在家人陪同下前往周边医院问诊,但是结果却令所有人大失所望——刘大爷既往健康状况一般,有高血压及心功能不全病史。对于这种心肺功能基础较差,年龄偏大的患者,想要通过传统切肺手术排除结节隐患,风险性会非常大。

就在患者及其家属一筹莫展之际,刘大爷的子女通过各种求助渠道了解到现在处理肺结节的一种新技术:肺消融术。这种手术对于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非常友好,手术创口极小,后期恢复也很快。刘大爷就像在黑暗中突然看到一束幽光,重新鼓起信心,怀揣不安与期待的复杂心情前往徐矿总医院进行治疗。

马雷主任在门诊第一次接触他后,就对其身体各部分机能进行了详细评估;入院后,进一步完善心脏彩超显示:患者左室心肌运动普遍减弱,射血分数35%(射血分数正常范围值为50%~70%);冠脉CTA显示冠脉粥样硬化性改变,以LAD中段局部重度狭窄为著;CT心肌断层显像显示前壁、心尖部及下后壁心肌缺血影像改变。同时,刘大爷又在马雷主任的安排下完善胸部增强CT,检查报告显示:左肺下叶存在高危结节。CT胸部平扫+肺结节分析显示两肺气肿。两肺散在炎性灶。右肺上叶及左肺下叶磨玻璃结节,部分呈高危型。




心脏彩超

多方考量 · 优化方案

患者刘大爷及家属在与马雷主任的充分沟通后了解到,肺结节消融术既能判断肺结节良恶性质,又能同时处理肺结节,且创伤小,对肺功能影响小,术后恢复快,一致倾向于以消融治疗替代手术治疗。基于患者心功能基础差,且结节位置比较刁钻,位于左侧肺叶的肺底,膈肌与心脏之间的夹角处。这无疑给手术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和风险,在与患者及家属多次沟通后,马雷主任决定行CT引导下经皮肺病损微波消融术


▲术前CT影像


▲术中CT影像


▲马雷主任在为患者进行肺消融手术

康复出院 · 消融优势

在马雷主任医疗团队的精心配合下,该手术顺利完成,解决了患者希望排除高危肺结节的需求。术后次日患者即可下地正常活动。刘大爷及家属对治疗效果十分满意,术后一周复查CT,病灶处消融效果良好,肺组织破坏少,肺功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留。

高危肺结节的治疗

如果在检查中发现高危肺结节,传统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需胸腔镜或开放手术切除部分肺组织。术后可能会出现一定的肺功能减退,部分表现为活动后气喘等症状。

有没有创伤更小、副作用更轻的方法呢?答案是有的。随着微创治疗手段的不断更新,高危肺结节患者多了一项新选择——局部微创消融治疗

经多学科会诊,明确需干预的高危肺结节患者,经专业评估不耐受或拒绝传统外科手术的同时可耐受消融治疗的,在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后,可开展该手术。

微波消融术的优势

微波消融术安全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或严重并发症。微波消融具有创伤小、操作时间短,安全性高、费用低、可重复操作等优点。在结节小于3厘米时,消融的治疗与手术相当,无消融残留,安全有效。住院治疗周期一般为三天,不影响工作和生活,早期治疗可减少肺结节恶变的风险。

马雷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徐州市免疫学会感染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内科教研室副主任,内科住培基地教学主任。从事呼吸内科临床诊疗工作18年,对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肺部肿瘤诊疗,曾于上海肺科医院,进修学习,并于国家核心期刊等发表多篇论文。

监制:荣良群

总编:王云清

编审:李长鑫

编辑:李尉宁

来源:呼吸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