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在万家灯火、团圆相聚的春节,河南省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以他们“专属”的方式守护生命,迎接春天。5个关键字,见证医务人员的别样春节。

01

急:抢救间里,每天两万步

大年初三下午,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抢救间出现惊险一幕。

一名34岁的男青年,因为胸闷胸痛就诊。见患者面色苍白,满头大汗,急诊抢救间医护人员冯鑫轲、胡水旺、张建阁、李登辉等立即开始相关检查。

这时,患者突发室颤,心搏骤停!心肺复苏、电击除颤……患者心跳依然未恢复!


院前急救科主任张培荣见状,立即联系急诊ECMO小组。

杨蕾、胡明楠等医护人员第一时间为患者ECMO上机。很快,患者恢复自主心率,被推往导管室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安全转至急诊ICU。

类似的惊心动魄,是急诊医护人员的常态。


今年春节期间,急诊接诊人次、外院转入危重患者数量等,较往年同期均明显增高。

除夕当天,从早8时到下午5时,急诊抢救间收治35名患者。值班医护人员每天步数均达两万以上,午餐每人只有10分钟时间,且只能轮流去吃。

1月28日(除夕)开始,鞭炮炸伤眼的患者多了起来。


一名16岁男孩于除夕凌晨时分就诊。他的整个眼球、眼睑都被鞭炮炸烂了,爆炸伤还波及颅脑。

眼外伤团队与神经外科团队紧急为男孩会诊,制定手术方案。随后,眼科副主任医师雷祥、李士清,主治医师李晓丽等组成的救治小组,连夜手术,奋战4个多小时,保住了男孩眼球。


除夕到初一中午,眼外伤团队接连完成了十余例手术。春节假期,鞭炮引发的眼外伤患者以二三十岁的年轻男性为主,年龄最大的80岁。眼外伤中心副主任陈红玲带领团队坚守医院,确保每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在北院区、豫东北医院,急诊生命守护同样忙忙碌碌。

除夕下午,87岁的朱爷爷在家使用炭火取暖时突然晕倒,火星引燃周围柴火将老人严重烧伤。


北院区急诊科医护人员立即采取吸氧等一系列紧急措施,迅速将老人转运至医院。医生赵占江、护士李青峰以最快速度完善检查,联系神经内科、皮肤科等专家紧急会诊,制定治疗方案。

经及时救治,患者意识逐渐恢复,脱离危险,转入高压氧治疗中心进一步治疗。

春节期间,北院区急诊ICU收治13名患者,急诊手术6人次,转出12名患者,床位使用率达120%。

除夕,豫东北医院急诊科收治8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年龄最大的79岁,最小的仅11个月。


大年初一清晨,一名47岁、失去自主呼吸的女患者,经豫东北医院急诊科团队持续40分钟的抢救,恢复窦性心律,转入ICU。

02

守:ICU里,守住重生希望

大年初六凌晨4时,一男子突然晕倒在卫生间。

接到呼救后,中心ICU二病区医护团队立即组织救治。经诊断,患者为脑出血。中心ICU迅速组织多学科会诊,商讨下一步救治方案。

中午12时许,重症医学科主任邵换璋又接到郑州市一家兄弟医院的求救电话。一位患者突发心搏骤停,急需ECMO支持。副主任医师牛京京赶往兄弟医院,成功指导ECMO上机。


春节期间,医院11个重症相关病区,共有320余名在院重症患者。为了充分保障患者安全,重症医学科统一协调、科学管理,制定了周密的排班方案和应急预案,保证院内、院外重症救治的及时有效。

由于重症甲流感染、呼吸衰竭患者较多,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数量居高不下。



RICU西区主任刘红梅团队最多时一天新收治9名患者。大年初二,她和团队还为一名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的患者紧急上机ECMO治疗。

在感染ICU,一位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因肝肾功能差,一直无法转出ICU。感染ICU病区主任吴贺文、护士长荆婵带领团队,组织多学科会诊、全学科疑难病例讨论,多次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为了缓解患儿父母的焦虑,医务人员贴心地邀请父母写下温馨的话语,然后由他们读给暖箱中的宝宝听。

03

专:多学科团队,24小时护航

大年初一,胸外科主任魏立带领团队紧急手术,为患者小明(化名)打赢了“生命保卫战”。

这天,小明突然右侧胸部剧烈疼痛,并伴有严重的呼吸困难,确诊为“自发性气胸”,且肺压缩程度超过50%,必须立即手术。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创伤,专家团队决定使用5mm胸腔镜进行免气管插管自主呼吸下的2cm单孔胸腔镜微创手术。

手术仅用时30分钟就成功实施。术后,小明很快苏醒,返回病房后,自由下床活动,疼痛明显缓解,呼吸也变得顺畅起来。陈瑞云护士长、护士李红燕等给予精心护理,积极开展围术期健康宣教。


为了让小明拔除胸管后不留疤痕,张全医师为引流管口进行了美容缝合,充分考虑了孩子术后的心理康复。

大年初一当天,魏立带领团队,还为另一位肺结节女性患者实施了微创精准肺段手术,术中快速病理确诊结节早期恶性,微创手术达到了根治效果。

在门诊、病房、手术室等各个诊疗区域,多学科专家团队协同,以专业的诊疗技术,随时为患者生命健康护航。


大年初二深夜,一位急性胰腺炎患者因腹痛突然加剧,需转至上级医院治疗。消化内科主任李修岭迅速安排值班医生蒋振华做好接诊准备。凌晨2时30分,患者被转诊至消化内科三病区,此时患者甘油三酯超标30倍,腹胀如鼓。

蒋振华医生接诊后,诊断患者为高甘油三酯血症胰腺炎,启动双重血浆置换(DFPP)治疗。消化内科人工肝专科护士温揽月和张晨曦为患者做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清除血浆内的高甘油三酯和高胆固醇,4小时滤出400毫升乳白色脂质,患者指标趋于平稳。


大年初三上午,张女士早早地找到了过敏反应科主任王思勤:“我打喷嚏、流鼻涕好多年了……”完善检查后,王思勤发现张女士对螨虫、猫狗皮屑及花粉过敏,可采取脱敏治疗。春节期间,王思勤主任从除夕到初三连续4天在岗。


大年初一,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学影像科、综合介入科、血管外科、胸外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为一位72岁的老先生商讨治疗方案。

老人突然不明原因咯血,加上高血压、糖尿病、白血病、肾炎等多病缠身,愁坏家人。初二凌晨1时许,患者大咯血约100毫升,多学科专家再次为患者紧急会诊后,由综合介入科专家团队为患者进行了介入栓塞手术。

春节期间住院的患者,多数病情较重。面对病情疑难复杂患者,随时发起的多学科会诊,为患者及时有效治疗奠定了坚实基础。

除夕当天,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轩伟霞参与会诊的患者达30人。大年初六,门诊患者骤然增多,她一天接诊了51位患者。

面对来自全省的危急重症、病情复杂的患者,综合介入科副主任曹广劭主任医师、刘瑞青副主任医师、刘玉岩主治医师团队急会诊、急诊手术不断,平均每天急会诊10例左右、急诊手术每天两至三台。其中,包括恶性肿瘤的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胎盘植入患者的腹主动脉球囊阻断辅助剖宫产术、大咯血患者的急诊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等。


小儿外科王晓晖、王霖、冯舒团队,利用单孔腹腔镜下微创手术,为一名6岁“阑尾炎”患儿解决了小肠憩室样病变难题。

诊疗各个环节的精心,避免了漏诊,祛除了病痛。

04

暖:爱与关怀,让温暖永在

节日期间,爱与温暖,洋溢在医院各个角落。

除夕清晨,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护士长郑美琼与值班护士杨艳为患者准备了春联和小礼物。当患者接过写着“平安”的春联时,眼里泛起泪光:“谢谢你们,这时候还记挂着我们。”


另一间病房内,急性白血病患儿小灵因肛周感染痛苦不已,护士们每日轻柔换药,空闲时围在床边讲故事鼓励她。

血液内科移植舱,密闭玻璃将新年的喧嚣隔绝在外,两位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正经历着免疫系统“归零”的关键期。

65岁的刘先生移植后出现腹泻,十分焦躁。护士孙希培守在床边不断耐心开导,鼓励老人配合治疗,早日康复。在护士的悉心开导下,老人心情逐渐平复,顺利配合完成用药。


大年初五中午,中心ICU二病区传来了生日歌。当天上午10时,1床患者小硕外出检查。途中,小硕的妈妈向医护人员透露,今天是儿子17岁生日,希望能为儿子庆祝。

中午12时,小硕的父母带着生日蛋糕和礼物,在医护人员的引导下进入病房。看到父母和医护人员为他准备的惊喜,小硕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05

喜:迎接新生,翻开新篇章

除夕当天,河南省人民医院产科迎来14个新生儿。

产科主任武海英带领团队为6位高危产妇实施了剖宫产手术。其中,有2例凶险的胎盘植入患者,还有1例合并巨大子宫腺肌瘤的疑难患者。


大年初一凌晨1时1分,产科迎来了蛇年第一个小宝宝。

产妇由于重度子痫前期,血压高达180/101毫米汞柱,需紧急进行剖宫产手术。产科医生史许锋、梅士豪、助产士白露杭等,共同为患者实施手术。

“手术顺利,母子平安!”听到这一消息,患者的家人不由得喜极而泣。


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经五路院区产科,春节期间共有近20位产妇在这里分娩。其中家庭化产房分娩6人,完全性前置胎盘、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等高危孕产妇6例。

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的患者,由于合并风湿免疫病,产科与风湿免疫科联手为其保胎治疗近10周,患者终于在大年初六这天足月娩出健康宝宝。

在生殖医学中心,坐诊专家也不断收到患者“好孕”的喜讯。仅初一到初三就有65位“好孕妈妈”报喜,其中试管婴儿移植后怀孕的有55个。


主治医师姜李乐在北院区值班时,遇到一位成功怀孕8周来复查的患者,给她分享了象征平安甜蜜的苹果。

在新春的愉悦中,医患一起细听了那强健有力、充满希望的小胎心……

产房的啼哭

比钟声更早叩响春天

长明的灯火

是对健康最美好的期盼

新春的祝福

致敬每一位为了生命坚守的白衣战士!

孝敬父母

订一份大河健康报

发行热线

0371-65798768

258元 健康带回家

各位新老读者:

因为微信公众号文章推送规则的改变,导致很多粉丝无法第一时间接收到最新更新文章。为防丢,建议您:

1.点开大河健康报(id:dhjkb999),点击右上方“三个点”(•••)
2.点击“设为星标”

3.出现“黄色星标”后,以后文章都会第一时间发送到您的手机。


关注大河健康报,求医问药健康防治全知道。

动动小手,每个人做好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

温馨提醒:如您有需要,可进群咨询获取医药健康知识、健康管理、寻医问药等健康服务,扫码入群,获取最新信息

值班丨王丽娜

统筹丨安 伟

编辑丨刘广辉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 河南省人民医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