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用几次,怎么就打不出来了,这个笔质量太差了”,近来一些患者拿着胰岛素笔来我们药学门诊进行“控诉”。经过我们药师的细心询问和核查,发现原来患者在使用后没有及时更换针头,残留的胰岛素在针头内结晶堵塞所致,药师在指导患者更换针头后便能够正常使用了。

众所周知,糖尿病是一种“甜蜜”的负担,对于胰岛素分泌不足的糖尿病患者而言,外源性胰岛素无疑是人类医学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许多患者认为自己已经足够了解这类药物的使用,但在使用中反而产生了不少问题,所以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下胰岛素使用中一些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

胰岛素都在餐前注射

根据来源和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按作用起效快慢和维持时间,胰岛素(包括人和动物)又可分为短效、中效、长效和预混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分为速效、长效和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它们的注射时间各有不同。

1.餐前30分钟注射:

有两类-短效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30分钟后一定要及时吃饭,以免产生低血糖。

2. 餐前即刻注射: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和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以上两类随餐注射,如果餐时忘记注射,可以在餐后立刻补打。

3. 睡前注射:

中效胰岛素。

4. 固定时间注射:

长效胰岛素。推荐在睡前注射,也可安排在一天中其他固定时间注射。德谷胰岛素疗效不受给药时间点的影响,但最好每天在相同的时间点注射。


胰岛素注射需要按照医生建议的时间表进行,不能随意改变注射时间或忘记注射,规律注射有助于保持血糖稳定,避免高血糖和低血糖的发生。因此需要注意饮食时间的规律性,避免因吃饭时间的混乱导致每天都在不同的时间注射胰岛素。

同时,注射胰岛素注射并不意味着可以放任饮食,患者仍需要控制饮食,特别是限制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以保持血糖在合理范围内。

误区二

注射部位随意打

有些患者觉得某个部位注射胰岛素比较顺手时,就长期反复在同一个部位注射胰岛素,就算局部出现硬结也照打不误。

殊不知,这种做法非常错误!

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会使该部位产生红肿、硬结或皮下脂肪萎缩,这将导致药物吸收率下降,吸收时间延长,进而导致血糖波动。

胰岛素通常为皮下注射,人体适合皮下注射胰岛素的部位有腹部、大腿外侧、手臂外侧和臀部,因为这些部位下面都有一层可吸收胰岛素的皮下脂肪组织,同时没有较多的神经分布。

腹部是胰岛素注射优先选择的部位,该部位皮下组织比较肥厚且神经分布相对较少,不仅有利于胰岛素充分吸收,而且误注射至肌肉层的风险较低,由注射带来的不适感比较轻微,也最容易进行自我注射。

注射时要避开脐周,也就是在肚脐周围3指宽内不要注射胰岛素,应在肚脐两侧约一个手掌宽的距离内注射。

因此在平时要注意注射部位的轮换,同一注射区域内从上次的注射点离开至少1厘米的距离进行注射,避免在1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注射点。

误区三

针头不用每天换

门诊工作中,病人经常咨询的问题便是关于胰岛素注射笔是否通用,以及针头打不出的问题。实际上胰岛素笔的通用性并不高,主要是由于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胰岛素笔可能存在设计、使用方式以及胰岛素浓度等差异。一般情况下,胰岛素笔和胰岛素笔芯是配套使用的,不同品牌的胰岛素笔一般不能通用。

而对于针头的使用,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特别强调针头要一针一换,不能重复使用。不然易使空气或其他污染物进入笔芯;造成笔芯内药液外漏;针头中残留的药液会影响注射剂量的准确性,而如果针头内残留的胰岛素形成结晶, 便会如前文提到的患者遇到的问题,结晶堵塞针头,导致不能注射。

误区四

需要长期低温储存

未开启的胰岛素应保存在2~8℃的冰箱中。经常有患者问是冷藏还是冷冻,冷藏2~8℃就可以,胰岛素是蛋白禁止冷冻。

开启胰岛素时要注明开启时间,开封后应在室温25℃以下,不得放回冰箱中,避免受热、光照即可,4周内用完。

如果是出门旅行,携带未开封的胰岛素应该拿毛巾裹住放在冰袋旁边。

开封的胰岛素防止在高温下以及太阳暴晒。

乘坐飞机时,不能把胰岛素放在行李中托运,因为托运温度常在冰点以下。

作者:黄浦区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张静

审稿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副主任药师 徐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