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完春节,雷克萨斯就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品牌目前正式敲定了国产化事宜。作为丰田旗下的旗舰级豪华品牌,雷克萨斯在此前高调宣称不会进行国产,在燃油时代也拥有相当强的号召力,旗下车型基本都需要加价才能提车,不过随着国内进入快速的电气化转型,在电动化布局不足的雷克萨斯一下陷入了被动,那此次国产化能否挽救其颓势的销量表现呢?



从品牌整体的销量数据来看,雷克萨斯24年的全球销量为824258辆,取得了32%的同比增长,并且创新了历史最好成绩,照理说雷克萨斯不用担心,不过如果我们分拆其销量结构和销售地区就可以发现,雷克萨斯去年在国内仅有181906辆的销售成绩,在所有大区中垫底,而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之一,雷克萨斯显然不会放弃国内,因此选择合资成为了必然之路,那国产化真能帮到雷克萨斯吗?



首先,雷克萨斯选择国产化首先能获得的就是供应链和技术本土化的优势,丰田中国此次选择在上海市金山区进行建厂,该工厂未来将主要负责研发和生产纯电动车及电池,并计划实现95%以上供应链本土化,众所周知,长三角地区在新能源电池、电驱系统和智能驾驶产业链方面拥有成熟的配套,丰田中国选在此处建厂也能将整体研发周期缩短40%。另外虽然此次具体的投资方式丰田中国没有提及,但预计将继续与一汽和广汽集团展开合作。



除此之外,国产化后势必会对整车成本和车型定价带来明显降低,在成本方面,国产能降低关税和物流等成本,面对价格战不断的国内市场,雷克萨斯此举能让旗下电动车指导价进一步下探,从而获得与同级新势力品牌相当的定价水平,另外面对一线豪华品牌也有了一战之力,目前BBA的电动车型也均为国产,雷克萨斯国产后也能重构自身产品的定价体系,从而吸引一些渴望传统豪华品牌的价格敏感型消费者。



不过对于雷克萨斯而言,国产化后也将带来一些新的挑战,首先就是品牌价值,众所周知,雷克萨斯在此前拥有较强的豪华品牌光环,主要是依赖于“进口光环”的加持,长期的高溢价是其品牌价值的重要体现,不过在国产后,品牌价值也会出现相应减少,另外也有部分消费者会担心整车的品控问题,雷克萨斯始终保持稳定领先的产品质量,国产化后会否与进口车型产生质量差异也是后期关注的重点。



另一方面,虽然国产化后能带来产品成本和定价的降低,但从目前雷克萨斯的产品线来看,新能源车仅有三款车型在售,同时纯电的RZ系列销量还不足千台,究其原因,与国产品牌存在的三电技术和智能化差异是核心问题,雷克萨斯要想在后期国产化后扭转颓势,除了积极保持自研推进之外,也需要对外进行快速合作,此前与华为共同开发新车机便是良好的开端。



总结:

对于雷克萨斯而言,国产化成为了它在国内市场的“背水一战”,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雷克萨斯能否在未来取得成功取决于成本的降低幅度、产品力能否快速迭代以及如何维持品牌价值等多个方面,如果后期雷克萨斯能获得较大的突破,则国产化或将成为品牌二次腾飞的重要起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