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落幕,先祝大家开工大吉,蛇年里多财多亿!
虽然开工没有多久,但新房市场已有项目开启了新一年的推盘节奏!根据最新消息,位于河西的金陵序即将三开,预计加推8号楼房源,共计约48套。项目在龙年里的两次加推都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仅一个月的时间揽金23亿元,此次加推也大概率会延续此前热销的态势。
此外,开工后的土地市场也迎来密集的动作,多个板块土地规划均有调整,基本都是降低高度、容积率,低密地块已经成为主流!
金陵序即将第三次加推
今天上午,金陵序释放即将三开加推的消息,预计加推8号楼,户型为175平,共48套房源。
从户型图便能感受到空间尺度的阔绰,四开间朝南,超大的采光面,南向双套房设计,更好的私密性和舒适度。
270°弧形转角大露台,错层挑高接近6.5米,最大面积达到约20㎡,几乎是市面上普通阳台的两倍,实用性拉满!
实景图
在室内装修上,这次金陵序选用德国高端厨电品牌AEG,配置两个冰箱;嘉格纳油烟机、灶具;摩恩的厨余处理器;弗兰卡的水槽、水龙头等。
实景图
卫浴洁具运用唯宝、高仪、当代、劳芬等国际一线品牌,搭载恒温、恒湿、恒氧等八恒科技系统,品质感无处不在!
实景图
当然,公建化外立面也让建筑本身格外抢眼,以曲线为主线条,大面积石材+金属铝板+幕墙玻璃,加上大面积露台的无界玻璃,立体感和层次感都非常突出!
实景图
金陵序还首次提出“垂直会所体系”,总面积约6000㎡规划约28多个主题功能区,配置会所、架空层泛会所等公区,引进了图书馆、社交厨房、健康管理中心、艺术走廊、金陵文化馆、自然体验馆六大主题空间。
会所为围合式布局,运用「对景」的手法,所有功能空间全明落地窗设计,直面下沉式庭院景观,消融了内外空间的边界。让业主在跑步、游泳、品茗的同时,与自然仍旧保持近距离的接触。
实景图
下沉式庭院里的水景为落差式设计,也体现垂直的构思,层次感突出,潺潺水声的加持下更有高星度假酒店的松弛感。
此外,金陵序的垂直会所体系深入到地下车库,带来了此前未曾有过的“中央车站”,把城市级别的中央车站搬进小区中,未来业主可直接于此候车,无惧风雨。
效果图
同时,中央车站的存在,也把绿意盎然引入做到地下空间中,以天井引⼊⾃然光线的⽅式强化地下中央⻋站迎宾价值感浓度,真正从人的角度规划,温馨的同时也不乏仪式感。
多幅地块规划调整
近日,《雨花台高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整合》NJZCf030-LQ-07、NJZCf030-09规划管理单元图则修改(批后公布)公示。
NJZCf030-LQ-07、NJZCf030-09规划管理单元图则位于雨花台区两桥片区,也就是雨核。
这次调整涉及两方面:
一、雨花数字城小村DF二期地块降容
根据NJZCf030-LQ-07单元图则修改内容,将07-28地块二类居住用地(R2)容积率由≤2.5调整为≤2.0,建筑高度由≤80米调整为≤60米。
该地块,即雨花数字城小村DF二期地块,此前已经出现在2024年市本级拟出让的重点地块中。不过最终去年并未出让,而是在4月份开始了规划调整的意见征询。
二、新增一块1.5容积率的低密地块
根据NJZCf030-09单元图则修改内容,优化纬十路线形,宽度保持24米不变。
将09-02地块用地性质由商办混合用地(Bb)调整为旅馆用地(B14),用地面积由2.97公顷调整为4.65公顷,容积率由≤5.0调整为≤4.5,建筑密度由≤40%调整为≤50%,绿地率由≥30%调整为≥15%;
09-08地块用地性质由商办混合用地(Bb)调整为二类居住用地(R2),用地面积由4.17公顷调整为2.52公顷,容积率由≤5.0调整为≤1.5,建筑密度由≤40%调整为≤25%,建筑高度由≤150米调整为≤35米。
调整前
调整后
此外,《南京铁心桥-西善桥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NJNBc021-03规划管理单元图则修改(公众意见征询)一并公示。
NJNBc021-03规划管理单元图则位于雨花台区中部,NJNBc021编制单元东侧,北至秦淮新河、南至管道路、西至梅西路、东至梅苑南路,用地面积约43.25公顷。
为保障片区职住平衡需求,加快完善配套设施,故做了此次调整。
拟修改地块东至梅苑南路,西临兴梅路,南至管道路,北临秦淮新河,用地面积约14.14公顷。拟修改地块现状为绿地和空地。
主要调整内容有以下几点:
①优化03-11、03-12、03-13、03-14地块用地边界。
②在03-08地块结合公园绿地配建南京明外郭-秦淮新河百里风光带服务驿站,主要功能为管理用房、商业及其他服务用房,地上总建筑面积不大于6000平方米。
③03-12地块用地性质由商办混合用地(Bb)调整为二类居住用地(R2),容积率由≤2.0调整为≤1.2,建筑密度由≤45%调整为≤30%,建筑高度由≤24米调整为≤18米;
④03-14地块用地性质由商办混合用地(Bb)调整为二类居住用地( R2),容积率由≤2.0调整为≤1.2,建筑密度由≤45%调整为≤30%,建筑高度由≤24米调整为≤18 米,绿地率由≥25%调整为≥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