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建设是衡量一个区域教育水准的“硬杠杠”,古有“孟母三迁”,只为子女有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如今位于南上海的奉贤,已逐步形成学校资源的定点布局与区域覆盖,教育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南上海品质教育稳步发展,切实为老百姓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

多姿多彩,新建校园各具特色



2024年9月,东华大学附属奉贤致远中学新校区落成,并迎来了新校区的第一批高一学生。相较于位于南桥城区的老校区,新校区的占地面积增加了240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增加了38000多平方米。九宫格的设计不仅体现了对称、均衡的中国传统布局方式,同时也展现了现代建筑美学的特点,有利于组织交通流线和划分不同区域功能。“以中轴线为界,一侧是教学生活区,另一边则是运动休闲区,整个学校所有楼栋都有一个共享连廊连接起来。”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九宫格的形态让整个空间都生动有趣了起来。新校区规模为可容纳36个班的寄宿制高中,总用地面积超过4.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8万平方米,通过九宫格局,多元地将教学楼、综合楼、文体楼、宿舍楼及活动区高效合理布置,极大地开发出学生活动休憩空间。


金海小学

看似普通的校园主干道,实则暗藏玄机。雨水花园、下凹绿地等被巧妙地融入校园设计中,这些既是校园景观的一部分,又能让雨水自然渗透、滞蓄,实现雨水微循环,也可以将雨水进行二次利用。在去年新建成的金海小学内,值得一提的是,新校园的布置与校本课程形成闭环,将“能源开发与利用”渗透在校园的一草一木里,“孩子们不仅可以在能源实验室里进行学习、研究、创新,走出教室,在我们的校园里面,也有这样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上外附属奉贤实验小学金海联合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徐柳花介绍,校园里有雨水收集器,有雨水花园,通过这样的一个个有趣的小设计、小装置,让孩子们看到整个海绵校园是怎么样来进行工作的,让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事实上,在过去的一年中,区教育局高标准推进完成11个校园建设项目,奉中附幼、青萌幼儿园、思言幼儿园、金海小学、上大附校等项目已建成启用;世外学校、迎横路幼儿园、杨王路幼儿园、2024年暑期校舍修缮、格致中学地下管网改造等工程也已顺利完工。“2024年我们投入使用的学校都在新城范围内,新开学了6所学校,3所幼儿园1所小学,1所九年一贯制,1所高中。”区教育局计财科工作人员杨霞介绍道。

筑基未来,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流动的曲线造型,洁白无瑕的墙面……正在建设中的奉城镇01-03地块幼儿园(暂定名)以及一墙之隔的奉城01-04地块初中(暂定名)承载着附近5个小区居民的期盼。两所学校毗邻而建,由专业设计院设计,都将于今年9月开学,目前主体结构都已经完成,进入精装修工作。奉城镇01-03地块幼儿园(暂定名)项目管理负责人胡月介绍:“室外的雨污水管全部铺设完成80%左右,消防也基本完成90%左右。节后重点工作就是室内外的装修,包括室外景观,绿化的施工。大概今年的4月份能够移交。”奉城01-04地块初中(暂定名)项目管理负责人王辉介绍:“装修现在完成到50%,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室外整体和一些安装工作。预计精装修在5月份能完成,室外总体交付在今年6月份。”


据介绍,两所学校附近是近年新建成的动迁小区,共有五期,小区落成后吸引大量人口导入,对教育配套的需求也就高了起来。新建的幼儿园计划开班15个,总建筑面积约9726平方米。新建初中计划开班24个,建成后将为周边小区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奉城镇的发展提供一个高质量、高品质的中学。

事实上,去年以来,区教育局以人口分布为新校园选址的首要考量,“我们主要是在新城范围,因为新城是我们全区的人口导入区,还有包括临港的新片区,因为它产业比较多、密集。”杨霞说道,“我们现在选址都是考虑在一些缺配的地方。幼儿园的话,由于西渡和四团地区目前是矛盾比较突出的,所以接下来这两个区域都有新建幼儿园。”


据介绍,2025年新建的学校分布于全区,此外还有部分学校的整体修缮和迁建,学校的建成,让家门口的好学校更加具象化。在如今,家门口拥有一所好学校,无疑是每一个家庭梦寐以求的福祉。这不仅意味着孩子们可以就近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减少通勤的辛苦与时间浪费,更体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公平分配,而这也是奉贤教育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2025年我们计划新开工的幼儿园共有6所,初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另外五四学校的改扩建工程也将于今年完工,以上这些学校的建成将新增幼儿学位2340个,小学学位1600个,初中学位2610个。”杨霞介绍,目前全区范围内,在建、新建、改扩建的教育项目共有13个,2025年计划再新开工4个教育项目,“这些教育项目分布于我们奉贤区的东部和西部,项目的建成能极大地改善奉贤区教育资源的布局。”杨霞说道。

记者:蔡倩雯

编辑:夏阳

• end •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