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据“北京朝阳”微信公众号消息,聚焦民生关切,解决“急难愁盼”,2025年北京市朝阳区30件民生实事出炉,从教育到医疗,从住房到交通,全方位升级市民生活体验。

2025年重要民生实事项目

(共8方面、30件)

●优化基本公共服务(5件)

1

新建、改扩建5所中小学,新增学位6900余个,进一步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持续优化完善80余条通学公交车线路运行。

2

加快托育体系建设,新增普惠幼儿托位2300余个,实现全区普惠幼儿托位数达到6500余个;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和水平,实现义务教育阶段22万学生课后服务全覆盖。

3

继续完善就近精准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新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4个,新增养老家庭照护床位不少于300张,新建养老助餐点10个。

4

积极推进基层医疗体系建设,新建大屯街道1处社区卫生服务站,新增4家中医类医疗机构开通医保结算,提升中医医疗机构区域辐射力。

5

依托区法律援助中心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不少于2500件,提升朝阳区法律援助民心品牌效应;强化涉外公证服务,加强CBD公证处服务点建设,全年办理涉外公证不少于1000件。

●改善群众居住条件(3件)

6

在安贞街道等街乡开展25栋老旧楼房屋面防水应急维修;推动危旧楼房改造,启动2万平方米改造任务。

7

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12000套(间),竣工各类保障性住房8000套(间)以上。

8

持续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全年新开工30个小区、完工20个小区;持续推进老楼加装电梯工作,新竣工30部,解决老年人和行动不便人员上下楼困难。

●提升生活便利性(4件)

9

推进家政服务进社区,发展“平台+门店”新模式,推动家政服务企业与10个社区对接入驻。

10

深化政务服务,继续投放6台政务自助服务终端,推动300个事项实现“掌上办”;在区政务服务中心等点位配置多语种翻译设备,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打通房产证跨区办理路径。

11

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新建1200个新能源汽车公用充电桩(接口);新建5000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接口。

12

完成10处社区活动服务用房装修改造工程,改善社区活动空间和服务条件,提升社区服务环境品质。

方便市民出行(3件)

13

深入道路精细化治理,新建10条道路交通信号“绿波带”,完成10处路口、节点的交通组织优化调整;加强非机动车停放治理,开展农业展览馆站、朝阳公园站2个轨道站点和垂杨柳医院、国展朝阳馆2个“学医景商”重点点位的非机动车停放秩序治理。

14

深入挖掘停车资源,新增地上停车位2000个,新增有偿错时共享停车位500个;利用人防地下空间提供停车位1500个,进一步满足百姓停车需求。

15

完成通马路等10条道路建设,推进姚家园路东延一期等10条道路开工建设,打通黄渠南街、单店西路2条“断头路”,完成朝阳公园路桥、东八间房路、三间房中街3项疏堵工程,完成国贸桥、燕莎桥、大黄庄桥3座桥下空间提升,优化群众出行条件。

营造宜居环境(3件)

16

完成坝河9公里河道改造提升、北小河(京承高速路至五环路段)滨水空间建设;完成兴隆公园等3处郊野公园功能提升,新建2处公共绿地,打造6个社区微花园,实施城市公园环绿道朝阳段二期连通25公里。

17

继续开展185条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治理,规范治理护栏、杆体、箱体等城市家具,推进“多杆合一”;完善提升50个居住小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举办“垃圾分类进社区”等各类活动不少于12场。

18

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黑庄户乡小鲁店村完成全部民居改造,高碑店乡高井村全面完成4个风貌改造提升项目,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丰富文体生活(3件)

19

积极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新增博物馆行业单位10家;持续推进博物馆进园区、进社区、进学校、进商圈、进企业的“五进”工程,开展不少于50场文博活动。

20

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统筹全区开展文化活动1600余场,举办戏曲、话剧、音乐会等各类演艺活动不少于30场,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

21

组织开展全民健身系列赛事活动不少于50场,新建或更新10处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场地,进一步丰富群众赛事活动,优化运动场地布局,提升群众身体素质。

保障公共安全(5件)

22

新建小红门消防救援站;在130余个老旧高层住宅小区安装电动自行车进电梯智能阻止器;完成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培训2000人,提升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23

推动“平急两用”项目建设,建立应急志愿者之家,打造应急宣教培训阵地,完成不少于250人基层应急响应人培训,开展不少于10场宣传活动,提高群众应急安全意识。

24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抽检监测,监督抽检各类食品样本5000件,抽检药品样本400件。

25

实施10个单位(小区、村)自备井置换工作,为居民提供优质的市政自来水;安装5万支智能水表;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在全区范围内为居民家庭更换1200套以上节水型器具。

26

完成117公里燃气、供热、供水、排水等老旧管线改造;更新换装10万块智能电表。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4件)

27

全年为不少于4000名适龄妇女免费提供两癌筛查,为65岁以上有意愿京籍老年人免费接种肺炎疫苗,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和50岁及以上有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病史等情况的居民,提供免费的脑健康体检(痴呆风险筛查)、健康指导管理等服务。

28

开展精细化就业帮扶,提供不少于8万个就业岗位,实现朝阳区户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95%;新增残疾人就业岗位200余个,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400余人,为残疾人大学生提供“一对一”就业帮扶。

29

开展户籍居民医疗保险免缴费人员“北京普惠健康保”投保工作,为1.7万名困难群众投保,缓解医疗费用负担。

30

举办20期红领巾假期成长营,为青少年家庭提供课余成长类服务;实施困境青少年、残疾儿童帮扶工作,全年为困境青少年提供帮扶不少于2000人次,为不少于200名残疾儿童提供个性化康复训练。

编辑 张牵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