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人大代表和群众的联系,发挥代表服务群众的作用,榆林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深植“群众所需,站点所向”的服务理念,积极探索创新代表履职新模式,组织人大代表将履职阵地前移至群众身边,深入楼院小区,广泛汇聚社情民意,精准施策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搭好与人民群众沟通的“连心桥”,有力促进了社区治理效能的全面提升。



榆林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坚持把人大工作与中心工作有机结合,大力推行“代表联络站+”模式。针对辖区内房屋漏水、下水堵塞、污水外溢、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管网改造、飞线充电、私搭乱建等热点问题,联络站通过组织人大代表不定期与居民群众进行面对面、“零距离”交流,及时收集社情民意并协调解决,真正做到了让人大代表“动起来”,把民生实事“办起来”。先后解决了西苑小区污水外溢、康宁小区业主委员会选举、彭家花园私搭乱建、尚城华庭无物业、西湖镇家属楼老旧改造等民生热点问题26余件,真正将群众的“问题清单”变成代表的“履职清单”,让社区治理“最后一公里”变成“最美零距离”。



物业管理和服务是居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康宁小区,作为城乡结合部的代表性小区,涵盖了22栋住宅楼,755户家庭,共有居民1820人。小区存在物业服务跟不上业主要求、基础设施陈旧、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为精准把握居民对物业管理的期望与需求,进一步升华康宁小区的居住体验,社区联络站广泛征集居民意见,建议小区使用维修基金用于增设30盏路灯、安装140个视频监控摄像头、实施消防网格化管理、修复单元门禁系统等基础性建设。至目前,联络站已组织力量,逐门逐户进行调查摸底,业主同意使用维修基金户数已达到70%,改造项目正在推进中。针对小区老年人多、缺乏休息设施的问题,人大代表联络站迅速响应,联合憬航物业实地考察,广泛听取居民意见,短时间内即在小区内增设了4张便民休闲座椅,赢得了居民的广泛好评。



“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楼道亮了,广场净了,生活环境日益改善,我们住得更加舒心!”康宁小区居民史静雯对小区的变化赞不绝口,这份幸福感激发了大家维护小区环境的热情。从昔日的脏乱差到如今的环境整洁、服务贴心,居民们深切感受到了人大代表脚踏实地、心系群众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通过“一站多点”的服务模式,榆林社区人大代表实现了民情“即时达”、民意“全吸纳”,有效破解了选区群众的诸多难题。今后,榆林社区将持续强化代表联络站、联络点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巩固人大代表履职的“前沿阵地”,进一步巩固“连心桥”作用,加速推动基层善治进程,为社区居民绘制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图景。

来源:瓜州县委政法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