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你被催婚了吗?

如果说“催婚”是当下年轻人最避之不及的词,那么“相亲”成了年轻人回家过年逃不开的劫。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了自己的相亲经历,两天看了4遍《哪吒之魔童闹海》,相亲虽没成功,但电影的经典台词他倒能背出来了。

同样,一位1998年出生的男生调侃自己为“温州相亲之王”:相亲12次,看了8遍《哪吒》、3遍《唐探1990》,吃了6次火锅……


在杭州黄龙洞,有一位红娘界的“大咖”人物堪比“王婆”。大家都是“金大姐”“金大姐”地叫,以至于忘了大姐的名字叫“金爱文”。38年来,她义务帮人相亲,至今已撮合了1068对姻缘。

刚刚过去的春节,金大姐仍在热心帮忙。杭州这期间相亲情况如何?


2024年,金大姐配对979对

撮合46对新人

2月5日,大年初八,新年开工第一天。

从曙光路进入步行街,远远看到几张支开的桌子边,有人在喝茶。背后“月缘阁”几个大字的招牌相当醒目,那里就是金大姐的小店。没有生意的时候,金大姐就坐在角落里戴着眼镜看资料配对。


“往年春节向来是相亲的高峰,今年不算多,来了10对过来见面,都是杭州人。”金大姐摆摆手,她说从大年初一至今一天都没休息,假期刚结束,她的电话被打爆了,所以这周尽管单休,要约20对年轻人给他们见面。

说了没几句,金大姐的电话响起。电话那边是一位家长说明天要过来看她,被金大姐夹带着绍兴口音的“杭普话”拒绝:“你来做啥?又不是你相亲。我帮忙有个原则,必须是年轻人自己来。另外需要四证(户口本原件、房产证原件、学历证原件、身份证原件)。”

没有一句多余的话,金大姐挂了电话。她说过去一年来,自己一边做生意,一边义务帮忙牵线,共有979对单身的人在她这里相过亲,促成了46对姻缘,大致算下来,平均每个月差不多有4对新人。

这时,有游客进来买丝巾,在她照镜子时,我看到了食品柜后面叠挂着的一排锦旗,光去年12月底新人送来的锦旗就有三四面,都是“90后”。其中有人给金大姐打电话,希望她去喝喜酒,也被她拒绝了。


只要双方有眼缘,再经过磨合期

外在条件就会被其他优点取代了

金大姐的店铺里有一只柜子,塞满了装着相亲资料的文件袋和一沓沓的笔记本,“这么多年,这些信息加起来早就超过万份了。”

这些资料里几乎涵盖了各种职业:医生、科研单位研究员、公务员、银行职员、国企员工、大学教师、程序员、财务……如今“上架”的几乎是90后的天下,又以1994-2000年的居多。


在这些资料中,最年长的52岁,最小的刚满22岁。金大姐预计,今年还会有不少2003年出生的女生来报名。

“相亲市场里所谓的‘眼缘’,有诀窍的,三分靠颜值、七分靠打扮。”金大姐以大年初六来相亲的女生为例,“2002年出生的,多年轻啊,但是素颜,口红也不搽,还披头散发,穿着拖鞋。”

她说,男生的形象也很重要,羽绒衣上面不要有油渍,头发少的可以戴个帽子,身高不够穿个内增高。只要双方有眼缘,再经过3个月左右的磨合期,外在条件就会被其他优点取代了。

在金阿姨的笔记本和微信里,不少人被做了备注,有“微胖”“壮硕”“活泼”“秀气”,还有些写着“1”,表示见过1个相亲对象,有些写着“3”,就是见过3个,为什么有见1个,有见3个,还有的1个都没见呢?

金大姐翻出女生资料补充说,“姑娘儿吃亏在年纪”,资料上,许多女生在“要求对方年纪”这一栏里写的是上下浮动4-5岁均可,而男生的资料上,写的都是比自己小2-4岁。


“除非外面自己认识的,姑娘大四五岁都有可能,但在相亲市场,男的普遍要挑比自己小的。”

她也指出个别男生挑得太离谱:1988年的要挑95后姑娘,1990年的要挑00后,“怎么可能?你在她眼里是‘大叔’啊”。

相亲千万不要“户口式”盘问

这条男女都忌讳

随便翻开金大姐的相亲资料,除了拆迁户、家族企业等家境优越的,还有不少毕业于名校、高学历,个人在工作领域相当出色。

“收入都很高,但工作占据了他们大量的时间。”接着,金大姐叹口气,解释了许多女生被催婚的原因——自身比较优秀,工作忙碌,时间有限。

不过她说“相亲”也是门学问,是在课堂和工作中学不到的。


她说两年前,有位1994年出生、老家温州的姑娘在她这里登记,苗条有气质,自己还开了工作室,父母又是高知,但她一直没脱单。

去年10月,女生又找了过来,金大姐一眼就认出了,最后忍不住苦口婆心教育她,在相亲中最大的问题是一坐下就问对方“房子买在哪里”“多少面积”“年收入多少”等。

女生很受感动,她说这么多年来,自己在学业和工作中顺风顺水,但是从来没有人教她如何相亲,她一定把金大姐的话听进去。

从金大姐再次牵线仅仅过去两个月,女生登记结婚了,婚宴就定在正月十八。

“相亲中,千万不要‘户口式’盘问,这条男女都适用。”金大姐同时建议面对心仪的男生,女生学会适当主动,能更快“拿下”对方。


超单身时代来了

每4个中国人里有1个单身

近年来,催婚已成为适龄单身生活中的常态。但同时,我们正快步迈入超单身时代。

据《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23》,由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整理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单身人口数量达2.4亿人,2024年预计将增至3亿人。这意味着每4个人中就有1人处于单身状态。

其中,当年25岁至29岁的人群未婚率约51.3%,30岁至34岁的人群未婚率18.4%,35岁至39岁人群的未婚率则是8%。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年轻人的婚育年龄普遍推迟,单身人口的数量增长趋势明显。

此时此刻,你处于什么状态?你在相亲中最忌讳什么?你又是如何脱单的?欢迎来橙友圈“好男好女”论坛发帖说说,或留下你的基本信息,或推荐身边的单身朋友,说不定就能找到彼此的缘分哦。记得加上关键词#脱单#。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濮小燕

编辑 陈伊 肖旭

审核 罗祎 陈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