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提及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不可忽视。再说到淮海战役,我们想必第一时间想起的是粟裕将军。
粟裕将军一向低调,面对采访时,直言:“淮海战役,我指挥的。”
当他说出这句话后,秘书第一时间扯了扯他衣服,自然是要他说话时注意一些。粟裕将军有自己的脾气,坚持了自己的说法,并将决策过程、实施情况呼之欲出。
如此,秘书在担心什么?粟裕将军考虑的又是什么?
淮海战役准备
1948年,根据战场情况,华野上下分析了形势,并对未来作战计划进行了讨论,他们做出方案,并向军委提交了淮海战役的建议。
他们首先作战目标是淮阴和淮安,对其发起作战任务,主要目的是要吸引徐州的援军,然后紧接着将海州攻占。如此我军独具优势,自是一个不错的建议。
华野上下通过,就是中野也表了态,同意展开淮海战役,为此他们参与其中,并制定了相关作战策略。不同于华野,他们主要配合华野作战,但不管怎样,他们的作战目标始终是一致的。
不久毛主席也制定了作战方针,根据当时的形势,我军展开一定战前准备工作。
华野、中野从军事、政治等各个方面出发,深入实际开始准备。
当时中野还在作战任务中,一面在郑州和豫西地区发起作战,一面不浪费一丁点空闲时间开始战役准备。
华野情况好些,当时他们刚刚结束济南战役,正值休整期间,也随即展开战役准备。
此战至关重要,在粮食、供应、交通等方面都是重中之重,每一环势必不能有差错,而我军更因此发动了各方力量。
就后勤方面,山东、河北等五省人民相继响应,他们没有对战事不闻不问,而是日夜不停地展开碾米、缝制军衣军鞋等工作,他们全力配合战斗进行,必要的时候民兵等队伍也能发挥至关重要的配合作战作用。
中野对敌军施加压力的任务早已展开,而到组织、纪律等方面,两大野战军同样没有忽视。
华野和中野皆举办了一定教育活动,战士们在其中受益颇深,并起到了增强部队组织、纪律性的积极作用。
如此战士们的战斗意识越发坚定。当然战场上更多时候还是得用实力说话,战斗组织能力重要,一定战斗技术训练必然展开,总之为适应战役需要,我军各方面需要提升,以确保战斗的胜利。
要说淮海战役的最终举行,粟裕可以说是关键一环。
在他的建议下,此事得以让军委进行考虑。同时在粟裕的最初设想中,自然是华野担任主要进攻力量,华野配合作战,也就是和陈谢兵团主要起牵制作用。
只是战场形势千变万化,总会有意外和料想不到的情况发生,这不“小淮海”变“大淮海”,就创造了一段传奇。
“我指挥的”
淮海战役,解放军令国民党队伍损失惨重,并遭受重大打击。同时我军解放任务发展,随着淮海战役的胜利,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得到解放,如此其意义重大。
要说此战的胜利,自然绕不开中野和华野两大野战军的突出贡献。
当时总前委是由五个人组成,所以很多人就会认为作战指挥是总前委,至于粟裕将军对于自己的贡献,可以说一直以来都是比较低调的。他从不曾时常提及,甚至很多人便认为他的功劳没有多大。
毕竟如此大的成绩,自是要常常提及才是,但粟裕从不会。
但这些不过是其他人的想法,粟裕真实的用意还得是他自己最清楚。
不过一次修订军史,粟裕的回答倒是很让人意外,就是他身边的秘书都为之一惊。
当时是1978年,石征先上门拜访,主要是为淮海战役的问题而来,作为主要参与者,很多情况粟裕十分清楚。
就战役指挥权的问题,粟裕便直接告诉了他,并说这场战役是他指挥的,还有决策、构思等,总之可以说是都揽了下来。
这时他的秘书似乎坐不住了,拉了拉他的衣服,势必是要他少说一些,但粟裕不为所动,按照自己的想法,说了很多事情,当然很多淮海战役上的情况,他们不知的,但粟裕清楚。
在很多人认为中野是主攻,华野主要牵制敌人的意识中,粟裕势必需要站出来。
革命战场上,只要有战斗就会有牺牲,战士们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而粟裕也便需要对战士们负责。
还有他同样需要为军史负责。粟裕针对这次采访,说了很多,尽管秘书一再拉他,他也不以为意。
我们知道淮海战役,国民党损失惨重,殊不知解放军战士亦做出巨大牺牲,华野也便付出沉重代价。这些战士们的牺牲意义重大,他们的真实事迹需要被知晓,而他们则是作为主攻部队牺牲的。
而且此事在淮海纪念馆也有搞错,一来二去,怎能不重视起来。
低调的粟裕将军
粟裕将军的功绩我们人尽皆知,他一直以来都十分低调,早在红军时期就是如此。
当时他就与毛主席有所接触,甚至说得上是近距离。人人都对毛主席尊敬,甚至期盼能见一面,但他虽与毛主席接触,却很少上前打扰。
后来粟裕的职位有所提升,当上参谋长后,当时的局势很难改变,因此他的发言更少了一些。
粟裕将军的本事众所周知,后来与职务十分相称,但他还是保持着谦让的态度。
如在中原军区,他多次希望陈老总出任司令员,而自己则甘愿做副手,因此他的名气也便大大削减了不少。不过职位上如此,在战场上倒是让敌军十分忌惮。
而后说回淮海战役,一场战斗的胜利从不仅仅只靠一人,其背后是数以万计为革命战斗的英雄们,还有我们前面提到的无数老百姓的支持和帮助。
淮海战役积极准备,少不了他们。而至于他自己,恐怕在他看来起到的只是指挥和协调的作用。
如此,粟裕将军谦虚、低调,他没有将淮海战役的功绩大包大揽,他很少提及也便如此。只是在人们形成一定认识后,他需要站出来说出真实情况,不但是为了自己,更多的是为革命牺牲的战士们。
结语
解放战争的胜利少不了粟裕将军的贡献,在他的指挥下,淮海战役得以顺利进行。没有他,结局如何不好说,但他得到毛主席认可,在淮海战役发挥重要作用,当立“第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