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县信息港网站:www.caoxian.tv
面塑作为以面粉等为原料创作形象的技艺,已经流传千年,曹县江米人便是其中的代表艺术形式。在民间艺人的传承与创新下,曹县江米人的作品表现形式日益丰富,也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
春节期间,曹县江米人作品迎来销售旺季。作为非遗传承人,刘彦中也投入到紧张的创作中。
国家非遗项目曹县江米人第五代传承人 刘彦中
每至春节,江米人面塑便派上大用场。家家户户将寓意团圆的圆形面塑、象征福运的福字造型等,摆放在家中显眼处,年味瞬间就有了。走亲访友时带上它,更是一份饱含温度和文化底蕴的独特礼物。
春节,让刘彦中与江米人技艺结缘。2016年春节返乡时,他被曹县江米人作品深深吸引。由于展现形式单一等原因,江米人技艺传承面临困境,刘彦中决定回到家乡,投身学习这门技艺。
国家非遗项目曹县江米人第五代传承人 刘彦中
第一个是材料问题,因为传统的这个面塑,它存放的时间短,可能存放三五天就会开裂。如果是把它制作成像雕塑那样的一个形体的话,得需要先解决这个材料,我拜访了很多老师、专家和一些同行,自己研发出材料。
江米人制作工艺极为细腻,尤其是人物的开脸技巧,需长时间经验积累才能捕捉到神韵。刘彦中通过不断钻研,将雕塑、剪纸等技法融入其中,丰富了这门技艺的表现形式。
国家非遗项目曹县江米人第五代传承人 刘彦中
曹县江米人面塑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从配料到塑形,每一步都倾注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神话传说、历史典故里的人物,都被栩栩如生地塑造在面塑上,成为传承文化历史的独特载体。
2008年,曹县江米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如今,刘彦中不仅带动了当地50多人就业,还将曹县江米人从“指尖艺术”变身为“指尖经济”。
曹县江米人技艺学员 朱红
当时来的时候刘彦中老师说是非遗传承文化,也想着把这个手艺学到手,为非遗传承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3年7月,4件曹县江米人作品亮相法国卢浮宫,参加国际博览会。这组作品以中国神话故事中的人物为题材,由刘彦中历时两个多月创作,成为曹县江米人亮相国际舞台的代表作。
国家非遗项目曹县江米人第五代传承人 刘彦中
江米人面塑走出国门时,我满心自豪。让更多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未来,我期待能与更多外国艺术家交流切磋,将这门手艺推广至全世界,让曹县江米人面塑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来源:曹县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