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大棚精品快菜,需要的打电话1395405****”。近日,曹县邵庄镇白场村的颜瑞菊在微信群里发出了蔬菜销售信息,并配上了大棚内绿油油的蔬菜视频,方便菜商相看蔬菜品相。信息发出后,立即吸引了群里多名菜商的注意,一会儿就把3.2亩的快菜预订出去了。网上公开相菜、卖菜,谁给的价高就卖给谁,提高了菜农颜瑞菊的收益。谈好价格后,她就像个指挥官一样,通过手机调度就能轻松把快菜销往外地市场。
颜瑞菊把大棚位置发给菜商指定的运输货车司机,在等待货车司机送装菜筐的时间里,颜瑞菊电话叫来了30多名割菜工人,割菜的、搬筐的、称重的、装车的,大棚内开始热闹起来,近2万斤精品快菜当天就从田间地头直接拉往外地。
颜瑞菊告诉记者,网络卖菜效率高、效益好,从地里收割后就称重装车,能减少很多损耗。她种了11个大棚,共20多亩地,以快菜、油菜、菠菜为主,基本都是通过手机卖出去的。快菜收获后,她会联系化肥销售商用机器撒好化肥,再通知耕地人员来耕地,然后找工人播种,不用自己亲自劳作就能把11个大棚管理好。目前,蔬菜销售行情好,自家的蔬菜质量也高,只要发出信息,菜商会抢着要。
据了解,该镇像颜瑞菊这样轻松当老板的还有很多。按照“做大规模、做优品牌、做长链条”的思路,邵庄镇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形成了“种植—加工—冷运—销售”一条龙产业发展链条,以种植油菜、快菜等8类叶菜为主,全镇现有蔬菜种植面积6万亩,蔬菜大棚3万个,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340家,冷库120座,形成了集育苗、种植、加工、冷藏、运输、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全产业链人员达4.5万人,带动群众增收3万元以上。与北京新发地、深圳海吉星等100余个大中型农贸市场建立稳定供货关系,每天有3000吨新鲜蔬菜销往全国各地,年产值达30亿元,带动全镇的半体力和弱体力群体实现家门口就业,回引1万余名人员返乡创业。
菏泽日报 记者 马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