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贤文》中说:“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前来告诉你别人是非的人,其本人就是搬弄和制造是非的人。

成年人的世界,往往充斥着尔虞我诈。

越是虚伪的人,越是需要远离。

他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就是这3句话。



1 背后嘀咕的闲话

古语有云:“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曾看过一个“传言”杀死驴的故事。

一头驴因为劳累而想休息一天,但经过狗、猫、羊、鸡的层层传递和夸大,最终演变成了驴不愿再服务于主人,想离开主人去别家的谣言。

主人听后大发雷霆,直接杀死了驴。

传出这种闲话的人,往往都意识不到,这是刺向别人的利刃。

而在生活中,这种喜欢搬弄是非的人很多。

主观臆断、捕风捉影对他们来说都是小儿科。

很多时候,宁做哑巴,不说闲话。

司马迁的外甥杨恽,虽然家世显赫,但有个喜欢说人隐私的毛病。

曾经,他在背后跟太仆戴长乐一起说汉宣帝的坏话。后来,他因被人告发而被贬为庶人,最终因不思悔改而被腰斩弃市。

说人闲话,害人害己。

与这样的人交往,只能浮于表面,不能深交。

背后说人闲话,一旦被知晓,情谊会戛然而止,别人也会敬而远之。

闲言碎语伤人深,无中生有造事端;黑白混淆毁名誉,无辜之人受牵连。

2 绵里藏针的“好话”

电视剧《知否》中,小秦氏对顾廷烨采取“捧杀”的养育手法。即便是他犯错了,小秦氏也会不断地为他说好话,来减轻其父亲对他的处罚。

这种过度的“袒护”和夸奖,实际上是一种绵里藏针的策略。其目的是让顾廷烨养成天不怕地不怕、极易冲动的性子,好让他犯更大的错误。

人性就是如此,喜欢听别人的好话。

但是,这种“好话”往往是把你送进深渊的推手。

元曲《曲江池》中有这样一句:“笑里刀剐皮割肉,绵里针剔髓挑筋。”

遇到这种人,往往也是最可怕的。



一面说好话,让人心存感激;一面暗藏心机,致人于危机之中。

如果与这种人深交,错漏一步,深渊就近在咫尺。

不怕真小人,就怕伪君子。

表面交往,如履薄冰;深入交心,如临深渊。

3 揭人伤疤的狠话

揭人伤疤的狠话往往带有攻击性和伤害性,往往会对他人的情感和自尊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而这种狠话,也是一把反叛的利刃。

《资治通鉴》中,寇准在一次聚餐时,因胡子不小心沾了汤汁,被丁谓看到后,丁谓立即站起来替他擦干净。

然而,寇准却讽刺地说:“你身为国家大臣,就是替我擦胡须的吗?”

这句话看似玩笑,但实际上是在讽刺挖苦丁谓,践踏了他的尊严。

从那以后,丁谓就开始和寇准作对,并和那些同样受过寇准挖苦的大官结成同盟,计划把寇准拉下台。

寇准因为一时的口舌之快,不仅伤害了丁谓的感情,也为自己招来了怨恨和灾祸。

这些狠话都是试图通过揭露或夸大他人的过去错误来打击对方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种做法往往是不道德的,也会严重破坏人际关系。

揭人伤疤,是怯懦者的行为。它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会让原本可以愈合的伤口深度溃烂。

就像盐,洒在了伤口上,痛上加痛。

真正的朋友,是以尊重、理解和同情的态度来与他人交流。

经常说一些揭人伤疤的话的朋友,不要也罢。



“人品是立身之本,行为是品质之基”。

人品,是社交中至关重要的品质。良好的人品是人生的最高学历。

经常说背后嘀咕的闲话,绵里藏针的“好话”,揭人伤疤的狠话的人都是人品欠佳的。

人的一生其实很短暂,宝贵的时间应该用在珍贵的人身上。

真正的友谊,是相互支撑的后背,更是危机时刻的避风港。

作者简介:朦胧物语,一位90后自由撰稿人。

平台简介:

顾一宸,青年作家,专注于情感治愈和励志分享,写暖床故事,泼酸辣鸡汤。

著有《如果觉得委屈就成为你想要的光》《我与你的惊喜是刚刚好的相遇》《管他努力有没有回报,拼过才是人生》《写作变现:新媒体爆款高效进阶》等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