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新春开工第一日,贵港市覃塘区人民法院石卡人民法庭便迎来了新年“第一调”,一名案件当事人主动致电法官申请调解,理由竟是他在报纸上看到了石卡法庭温情调解工作纪实,明白了法官调解的用心良苦。
01
- 基本案情 -
该起案件源于甲公司与乙公司达成协议,由甲公司为乙公司提供货物运输服务,将货物运至贵港市内各乡镇,刚开始双方合作顺利,但随着时间的深入,乙方开始拖欠甲方费用,截至双方终止合作,乙方仍有9万余元款项未付清,经甲方多次追讨未果,便将乙公司诉至法庭。
02
- 调解情况 -
受理案件后,分析手中的案件材料,主办法官陈伟翠考虑到案件事实清楚、具有一定的调解基础,便试着联系双方公司负责人。然而当电话接通后,被告方态度坚决,不愿意接受调解,对法院更是有抵触情绪。
陈伟翠认为,调解不能和稀泥,讲事实才是硬道理,但被告拒绝接收送达文书,在开庭时拒绝出庭,并在接通电话后表示抗拒。几番电话沟通之下,对方仍不松口,调解似乎进入了死胡同。
然而,当蛇年新春的第一个工作日到来,上班的陈伟翠接到了被告主动打来的电话,对方表示,他在报纸上看到了石卡法庭日常开展调解工作的耐心、专业和细致,各类矛盾纠纷在法治和温情中得到了有效化解,让其深有感触。他明白了之前的几次来电,法官是抱着怎样的心态来调解案件,便没了与法官“斗气”的想法,并为之前自己对法官的冷硬态度表达了歉意。
得到了被告的认可,陈伟翠当即联系原告,共同商讨调解方案,很快双方便达成一致协议。当天晚上,陈伟翠便收到了原告发来感谢的信息,表示其已收到了被告发来的第一笔款项。
收到被告发来的第一笔款项
“宣传调解工作是有用的,可以让更多人看到,我们是拿真心换真心,才能获得当事人的认可和信任。”陈伟翠坦言,法庭处在基层第一线,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去解决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是最重要的,2024年,石卡法庭调撤率达到了91.45%。陈伟翠整理了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调解工作经验,加大调解工作宣传力度,让群众充分了解到调解的含义、专业性以及调解解决矛盾纠纷的好处,并三次在院内的调解经验交流会上将调解心得分享给其他员额法官,“除了埋头苦干,还要抬头看路!”
覃塘区人民法院2025年原创16期
图片:石卡法庭
文字:李倩
编辑:陆嘉琪
审核:李春晓、伍清湖
0771-12340是自治区民意调查中心对社会公众安全感开展随机调查的电话。请您在接到来电时耐心配合并给予覃塘区政法系统公正的评价。感谢您对政法工作的支持!
司法阳光 科学普法
微信号:覃塘区人民法院
地址:覃塘区中山大道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