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6日讯 立春刚过,乍暖还寒。在滨州沾化,冬枣大棚里一改往日的清闲,处处洋溢着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枣农们抢抓农时,积极投身设施大棚建设,为冬枣产业升级按下“加速键”。
走进滨州市沾化区下洼镇平家村冬枣大棚,现场热闹非凡,工人们熟练且有序地搬运着建筑材料,枣农们也满怀热情地参与其中,协助搭建新大棚。
下洼镇平家村村民王泽贵介绍“前几年已经盖了七八亩的冬枣大棚,大棚冬枣一亩地能卖2到3万块钱。今年,把剩下的地块也盖上大棚。”
为解决枣农建设大棚的资金难题,当地政府积极向枣农推广全额贴息大棚贷政策,让枣农们在建设和升级大棚时没有了后顾之忧,新升级的冬暖棚和双膜棚,不仅可以提升冬枣品质,更能促使枣树提前萌芽,相较于普通大棚,上市时间将大幅提前。
沾化区下洼镇人大主席郭文明告诉记者“我们始终把冬枣产业作为富民强镇的支柱产业,高度重视支柱产业设施化提档升级,举全镇之力,全域推行支持设施大棚建设,现在下洼镇冬枣产业正大踏步地向高效、优质、可持续方向迈进。”
沾化区紧紧围绕“冬枣产业名城”建设目标,持续提升沾化冬枣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24年沾化区累计发放全额贴息大棚贷4469余万元,建设钢架大棚6060亩、棉被棚150余亩,双膜棚200亩,产业产值达60亿元。
闪电新闻记者 王飞飞 沾化台 王杰 王力 志浩 格格 滨州报道